新能车ETF、锂电池ETF开盘暴涨,2023年新能源怎么看?
1月30日,新能源汽车板块开盘强势上涨。宁德时代盘中一度涨8.53%,比亚迪涨近6%,智能电动车ETF、 电池龙头ETF、 智能电车ETF、 智能汽车50ETF、 电池ETF、 电池30ETF 、智慧电车ETF 、锂电池ETF、新能车ETF、 新能汽车ETF、 新能车ETF涨超4%。
消息面上,多家新能源车门店“春节档”火爆。
(资料图片)
A股春节放假,美股特斯拉股价暴涨,本周涨33.32%,创下2013年5月来最大单周涨幅。从1月6日底部101.81美元/股算起,15个交易日暴涨75%,最新市值5617.64亿,市值在全球上市公司中排名第七。
连续降价策略下,特斯拉四季度销量大增。2022年全年,特斯拉实现营收814.62亿美元,同比增长51%;净利润125.56亿美元,同比增长128%。意味着,特斯拉在2022年每天约赚2.33亿人民币。交付方面,2022年第四季度,特斯拉全球生产超43.97万辆汽车,交付超40.53万辆汽车,创下新高,但仍稍低于华尔街此前预期的42.9万辆交付量。从全年数据来看,特斯拉在2022年的产量为136.96万辆,同比增长47%,交付量为131.39万辆,同比增长40%。降价带来销量提升,毛利率下降。四季度财报数据显示,特斯拉的汽车毛利率由2022年一季度的32.9%,降至25.9%。展望2023年,马斯克称尽管整体车市可能收缩,但消费者对特斯拉的需求仍将保持良好,预计全年交付量将达到180万辆。
从国内新能源车基本面看,2022年国内新能源汽车持续爆发式增长,产销分别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市场占有率达到25.6%,高于2021年12.1%。
其中,2022年12月,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9.5万辆和81.4万辆,同比均增长51.8%,市场占有率达到31.8%;纯电动汽车销量62.4万辆,同比增长37.7%;插电式混动汽车销量18.9万辆,同比增长129.2%。
据中汽协公众号1月28日消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22年,汽车企业出口311.1万辆,同比增长54.4%。其中,乘用车出口252.9万辆,同比增长56.7%。商用车出口58.2万辆,同比增长44.9%。新能源汽车出口67.9万辆,同比增长1.2倍。
2022年,汽车出口继续保持较高水平,屡创月度历史新高,自8月份以来月均出口量超过30万辆,全年出口突破300万辆,有效拉动行业整体增长。
彭博社报道称,中国汽车企业从21世纪初就开始踊跃参加欧洲车展。而根据欧盟统计局数据,直到2021年,中国汽车出口才迎来具有分水岭意义的一年,这一年中国对欧盟的出口激增156%,达到43.5万辆。2022年,中国汽车出口在此基础上继续保持增长。
有分析师认为,中国汽车出口的增长得益于新能源汽车的高渗透率和中国汽车的质优价廉。彭博社报道称,价格优廉是中国汽车在海外受到欢迎的原因之一。
全球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在《2023麦肯锡中国汽车消费者洞察》报告中指出,近年来,新势力品牌不断涌入中国汽车市场,传统汽车厂商也纷纷推出全新品牌,在新品牌数目不断扩张的同时,旧有格局正在悄悄发生变化:过去三年,有15个新品牌先后“登堂入室”,同时也有12个老品牌“英雄迟暮”。更加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品牌在电动汽车领域获得的认同远高于其在燃油车领域获得的认同:在电动汽车领域,有四家中国车企名列品牌认知榜前五;但在燃油车领域,中国车企则无缘品牌认知榜前五。
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管鸣宇指出,汽车江湖格局到了重塑的时候:“以前在燃油车时代,消费者愿意为合资品牌、外资品牌支付一定的溢价,但到了电动车时代,已经有超过一半的消费者不认为需要为国际品牌支付更高的溢价。这是因为当前本土新势力也带来很多的创新,证明了在消费者的心目中,智能电动汽车时代已经和过去发展了100年的燃油车时代画了非常明显的分割线。”
资金面上,北向资金也在加码新能源股。北向资金成为2023年开年以来的主力买家,2023年前14个交易日累计净买入额达1125亿元,大幅超出2022年全年900亿的净流入规模。2023年1月3日至1月20日,北向资金买入最多的个股是宁德时代,买了83.94亿。
2022年新能源相关ETF全年普遍跌近30%,是杀估值的一年。
2023年新能源行业怎么看?
有基金经理表示,2023年的新能源行业跟2021年相比,局势已然不同,2021年由于增速特别快,市场可以给一个很高的估值,现在增速降到40%,再往后可能降到30%,增速确实比2020年、2021年要下一个档次,整个估值也不像之前那么高了,不要期待未来新能源汽车的股票估值再回到2021年那样的高估值,这也不现实,它是估值相对合理,接下来要靠业绩增长来挣钱。
前海开源崔宸龙在2022年四季报里提到,锂电池方面,虽然市场依然担忧 2023 年国内的销量增速,但是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车企 加速拥抱新能源汽车,消费者的选择更多。新能源车相对于传统燃油车的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同时储能市 场将会继续保持爆发态势,国内和海外的大型储能将会爆发增长,欧美等海外国家的户用储能大概率保持 高速增长,这些应用都会保持对于锂电池需求的增长。绿电运营商受益于上述的光伏和锂电成本降低和效 率提升,对于电站的投资成本会逐步下降,回报率进入上行周期。预计上述三个主要看好的方向将会在 2023 年继续保持盈利增长,行业规模快速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