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频道 > 财经要闻 >

从国产替代到国际领先,中国医疗器械创新赢得发展加速度

来源: 北京日报 时间: 2022-08-17 09:50:17

人工智能全骨科手术机器人整体解决方案、国产高精度微创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个性化3D打印人工膝关节……昨天,2022中关村国际前沿科技创新大赛医疗器械领域决赛在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中关村医疗器械园举行,一批全球领先的医疗器械项目同台竞技,前沿科技“治病救人”各显神通。

目前,我国多数全膝置换手术使用的是仿制的国外标准关节产品。由于假体与切骨面不匹配、假体容易引起疼痛、磨损率过高等原因,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在术后15年假体翻修率高达20%。

“千人千面,千人千膝,这是我们的目标。”经过近20年的潜心研究,分析总结了数千例国人膝关节数据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研究所所长余家阔团队的个性化3D打印膝关节假体技术,能够为每位患者打造完全个性化的膝关节。

“在国外,从患者来医院就诊,到完成膝关节假体制作、可以进行手术,周期需要6周,而我们可以做到2周。”余家阔说,其团队相关成果已经以技术转让形式进入北京纳通科技集团落地转化,预计一年内产品就将完成相应资质审批,推向市场。

参赛项目“国产高精度微创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则很可能成为全球首款针对神经血管的手术机器人。外科医生出身的万思医疗CTO李金介绍,在这个领域,我国已经与全球发达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我们目前已经完成了200例临床实验,顺利的话,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就将获得注册证。”李金说。

从国产替代到国际领先,中国医疗器械企业正以高浓度的创新赢得发展加速度。“运动医学领域里的螺钉、铆钉,我国一年用量约为40亿元,其中85%是进口品牌。而现在,我们中国在基于材料创新的根科技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尚宁科智联合创始人、总经理王晔说。过去,不少螺钉、铆钉植入体内后,隔半年或一年需要再做一次手术将其从患者体内取出。使用新型锌合金制成的螺钉,可以在人体体内降解,避免了二次手术等问题。

医药健康产业是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方向,是助推北京创新发展的“双发动机”之一。今年以来,国家药监局共批准创新医疗器械166个,其中北京市获批47个,占比28%,获批数量全国第一。

标签: 中国医疗器械 人工智能 全骨科手术机器人 中关村国际前沿科技创新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