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疫情防控措施 体育健身场馆在行动
近日,遂宁市教育和体育局发布《致全市体育场馆及健身场所疫情防控倡议书》,倡议全市体育场馆及健身场所要从清醒认识当前疫情防控严峻形势、认真落实防控工作、加强员工健康管理、加强宣传引导、建立健全应急预案5个方面着手,全面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倡议书发布后,健身场所是怎样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的?3月24日,记者带着这些问题进行了走访调查。
上午9时许,在船山区体育馆马华本色健身嘉禾店内,已有不少市民在店内健身。此时,一市民到该店健身,入口处工作人员立即提醒该市民出示健康码、扫场所码,并为市民进行体温测量。“请问最近14天有没有去过中高风险地区?”在查验市民的健康码后,工作人员询问道。该市民在接受一系列查验后,来到前台,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进行了登记。记者在该店的登记表上看到了所有来该店健身市民的姓名、电话号码、体温、住址等信息。
“在进入健身场所时,工作人员都会要求大家戴口罩、测体温、扫场所码。”市民唐女士告诉记者,健身场所积极落实疫情防控措施,能让大家健康更加有保障、更安心健身,大家都十分支持并主动配合。
“我们的会员过来锻炼必须要扫场所码,然后测温,需要戴口罩才能进场。”马华本色健身嘉禾店店长孙划告诉记者,员工上班必须戴口罩、扫场所码、测量体温,同时该店每天早、晚都会对场馆进行消毒杀菌。
随后,记者又来到了位于近水楼台商业楼3楼的中环影动力健身俱乐部。“请出示健康码,扫描场所码。”刚进入店内,一位工作人员便要求记者接受疫情防控工作的相关查验。经询问得知,所有正在锻炼的市民均接受了系列查验工作。
【相关链接】
体育场馆及健身场所防疫有要求
《致全市体育场馆及健身场所疫情防控倡议书》内容显示,市教育体育局倡议各体育场馆及健身场所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开办、谁负责”的原则,认真落实各级政府部门及社区的疫情防控措施,根据各地实际情况,按属地要求开放。
开放的场馆应严格执行疫情防控测体温、查验健康码及行程码、戴口罩、一米线等要求,必要时实行预约、错峰、限流等措施,严禁黄码红码人员进入,接待人数不超过接待量的75%,确保100%测温、100%扫码、100%戴口罩、100%查验行程卡。
严格做好室内通风、环境消杀等措施,定期对公共设施设备及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进行清洁消毒,并做好记录。及时清理垃圾,保持环境清洁卫生,确保有效通风换气,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增加通风频次,在醒目位置张贴社区应急联系人信息。
各体育场馆及健身场所应关注员工身体状况,做好健康登记,推进全员疫苗接种工作,做到无特殊情况应接尽接。同时,要教育员工提升自我健康防范意识,做好个人卫生防护,并实施员工健康安全监测制度,指定专人负责。
(全媒体记者 黄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