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要论摘登 >

市州观察丨甘孜:交通“换脸”,群众喜笑颜开

来源: 川观新闻 时间: 2021-08-21 05:30:43

泽仁拉姆 李俊强 川观新闻记者 兰珍

8月18日,走进白玉县辽西乡,一条条干净整洁的通乡公路蜿蜒在山间,一幢幢红白藏房错落有致。山谷间的小山村一改贫穷落后面貌,处处彰显出现代化新农村气象。

辽西乡通乡公路蜿蜒在山间

“辽西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交通。以前辽西乡可以说没有路,交通工具是马,出行方式人背马驮。现在通乡柏油路、水泥路、硬化路、入户路修好了,去哪里都方便。”退休干部安江指着盘绕在山间的道路,感慨良多。安江是辽西乡人,从参加工作开始便在家乡辽西乡和工作地阿察镇之间奔波,来来回回,辽西乡的路他已数不清走了多少次。“道路一通畅,各方面随之而来变化更是让人惊叹!修建房屋、外出务工,通电通水通网,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还有外地人员来做生意。”

村民采摘的獐子菌

罗麦扎收购菌子后付钱给村民

辽西乡是白玉县最偏远的乡镇之一,随着近年来各项惠民政策的落实、各方帮扶力量不断投入,经白玉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在辖区矿山企业的大力支持下,先后投入2683万,完成了辽西乡到昌麦村、达科村、辽西村35.57公里通村公路建设,实现了畅联内外、通村达户的农村路网体系。

要致富先修路。修建通乡路、通村路,不仅改善了农村贫困偏远地区路网结构,有效解决了“出行难”问题,还改善了人居环境,农村贫困偏远地区矿产、能源、旅游等资源优势能够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渠道。白玉县通过拓宽“乡间路”、疏通“梗阻路”等举措,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实基础,带动产业提档升级。

每年七八月份是盛产獐子菌的季节,辽西乡的獐子菌个头大、味道鲜美,深受市场欢迎。辽西村的村民罗麦扎也找了一个增收致富的新路子。“我每天下午都会到村口来收购獐子菌,再拿到甘孜县、白玉县卖。这里到甘孜县城一个半小时,到白玉县城两个小时,现在交通方便了,去哪里都快。”罗麦扎边说边把一筐筐獐子菌放进车里。他一天能够收购200多斤獐子菌,除去油费、人力,一天挣两三百元轻轻松松,这让罗麦扎非常有成就感,“道路通畅,做生意也方便。挣钱的方法多了,致富增收更有底气。”

72岁的老人春更

退休干部安江

今年72岁的老人春更是土生土长的辽西乡昌麦村人,买蔬菜、生活用品,卖虫草、菌子,不用出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以前买卖翻山越岭走峡谷,人背马驮,吃新鲜蔬菜难上难,现在村口有菜贩卖菜,生意人开小卖部,村里家家户户有摩托车,有些还开上了小汽车。我一把年纪还经常外出做买卖!”

通过硬化路

随着国道215线、省道458线修建,通乡、通村联户路逐步完善,当地更是将农村公路打造成靓丽的乡村风景线,遍布在沿线的农家乐、民宿、旅店、饭馆等如雨后春笋,成为群众增收的新途径,路边的各种小生意人吆喝声都能听到。一条条平坦宽敞便利的道路,让村庄的畜牧农特产品市场,从原来的县、乡为主“原地踏步”,转变为现在的“走出去”和“引进来”,农牧民想方设法发家致富,收入持续增加。

道路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动脉”,白玉县坚持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要抓手,铺出了一条条“致富路”和“幸福路”。

图片 朗嘎 扎西曲珍 摄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