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要论摘登 >

集市摆摊、掌上履职,汉源县皇木镇创新“流动代表联络站”

来源: 川观新闻 时间: 2021-11-08 17:01:29

周卓锐 川观新闻记者 薛维睿

11月5日下午,汉源县皇木镇松坪村村民谢学华的家里比往常热闹。大厅的四方桌前,4名镇人大代表与松坪片区的村民围坐一起,村民反映问题,人大代表则认真记录。

把大家召集在一起的,是当地创新的流动代表联络站,当日接待主题为“房屋建设管控及风貌提升”。今年7月,雅安市汉源县皇木镇人大主席团创新代表联络站,主动上门服务,成为人大代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新平台。

“新村聚集点内约有70余户农户的建房存在不同情况的设计缺陷,现在需要自行改建,希望能得到妥善处理”……短短一小时,村民们集中反映了涉及农户建房、风貌提升、农村饮水等几项突出问题。

“到家里上门接访,很多问题能够面对面反映,真正方便了百姓。”随着一批“不好管”“声音小”的难题迎刃而解,村民们纷纷为联络站点赞。创立流动代表联络站以来,全镇共收到群众意见建议82条,由村(社区)立即解决的56条,镇政府落实解决的18条,群众和代表满意度达到100%。

集市上的流动联络站 倾听民声“零距离”

现在,每逢农历二、五、八赶集,皇木镇集市上都会有一个特别的摊位:没有摆放任何商品,只有一张桌子和几把椅子。赶集的村民们围着这张不卖商品的桌子,和“摊主”聊家常、说困难,或者谈谈村镇建设。

对于村民们反映的困难、诉求和建议,“摊主”镇人大代表白联兵一一登记在册。这是皇木镇人大代表聆听民声民意的新渠道——“集市上的流动联络站”。

“过去,村民们忙于生产,不知道联络站在何处,导致镇级代表联络站形同虚设,难以有效发挥作用。”白联兵说,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皇木镇开拓联络新渠道,采取集市“摆摊”的新形式,让代表有更多机会与群众“零距离”接触。

登记受理、分类交办、跟踪督办、答复反馈……针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意见,在“摊位”上能解决的,会立即予以协调;如果现场无法解决,则按有关要求转交办理,并持续跟踪进度,及时反馈给来访群众。

目前,皇木镇已创建1个镇级人大代表联络站和3个村级代表联络站,开展活动7次,接待群众300余人次,现场解决回复64条,收集建议意见30条,监督交办解决问题17件。

手机上的网格联络站  为民解忧“无时差”

“松坪湖周边围栏存在破损的情况。”一句话加一张照片,村民郭银将网格内发现的问题发在代表小组微信群中。小组联络员镇代表常从庆接到线索,立即通过“镇代表联络群”将问题反馈至镇人大主席团。三天后,郭银提出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今年9月,皇木镇将代表联络站作为农村网格化的一个单元,同规划、同建设,不断下探延伸,形成“代表联络站—代表联络点—代表网格”三级网络。每一名人大代表都有一个“代表联系选民工作群”,每个群里至少1名联络员和10名以上的选民代表,实现了“掌上联络站”全覆盖。

有了专属的网格,也就有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在网格中,除了将身边问题“随手拍”,代表们还会利用休息时间,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扶贫帮困、志愿公益等活动。

“代表进网格,深入基层治理工作的全过程,使群众多了一个反映意愿和诉求的渠道。”皇木镇人大主席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皇木镇人大还将在硬件提升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意见处理反馈机制,推动代表进站入网格常态化。

标签: 集市 摆摊 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