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人注意了,你家门口的信报箱即将告别,可同时收信件和快递的智能信包箱要来了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陈婕 通讯员 赵晨
你还记得你家的信报箱在哪儿吗?传统信报箱曾经是连接人与人最重要的手段,但现在,信件等传统业务普遍下降,线上购物包裹大量提升。闲置的信报箱如何有效利用?有没有一种解决方案,能把信报+快递结合起来?
3月12日,记者从浙江省邮政管理局了解到,由浙江省邮政管理部门牵头制定,《智能信包箱通用技术规范》浙江省地方标准正式发布实施。
记者注意到,智能信包箱作为一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也将纳入国土空间规划。标准的发布实施将全面推动传统信报箱的升级换代,助力智慧快递建设。
很多人可能是第一次听说这个名词,什么是智能信包箱?它和传统的信报箱有什么区别?
浙江省邮政管理局政策法规处副处长金晓列告诉钱江晚报记者,作为替代传统信报箱的最新邮政普遍服务设施,智能信包箱的在服务功能、使用场景、使用管理、智能在线、数字化开放等方面和传统信报箱相比,都实现了突破性的创新。
比如,智能信包箱突破了单一的信报投递局限,开放融入包裹递送的功能,还向快递企业全面开放共享,应用物联网技术,智能信包箱不再需要传统的机械钥匙,手机扫一扫即可操作。
在浙江省邮政管理局副局长王德奔看来,融合传统信报箱与智能快件箱功能的新型智能信包箱,是补齐末端服务短板,服务民生的重要举措。
来看一组数据,2020年全省邮政函件业务累计完成11274.2万件,同比下降38.1%,与十年前相比下降了86.7% (2010年84856.9万件)2020年全省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179.46亿件,同比增长35.3%;与十年前相比增长了72倍(2010年2.49亿件),
“也就是说,人民群众的基本用邮需求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对城镇住宅小区信报箱建设、使用需求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王德奔表示。
记者了解到,浙江省邮政管理局正联合相关部门抓紧出台规定,我省今后在建、新建住宅小区尚未建设传统信报箱的,优先建设符合《浙江省智能信包箱技术规范》要求的智能信包箱,将引导建设单位将智能信包箱建设纳入建设工程总体预算,与建设工程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老旧小区由于历史原因,不一定具有改造升级条件,将按照政府主导、宜改则改、尊重业主、先行试点、有序推进的原则,协调牵头建设单位将老旧信报箱升级改造为智能信包箱;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结合智慧社区建设推进邮政快递智能综合服务站建设,满足小区居民对智能化时代邮件、快件等综合服务的新需求,提升新零售与智慧社区水平。
有个问题,老百姓们很关心,建成之后,智能信包箱将如何运营,如何收费?
“住宅智能信包箱作为住宅小区配套设施,应当由住宅小区开发建设单位及其委托的物业服务企业负责日常管理和维护。业主单位也可与智能信报箱制造或运行单位签订协议明确运行维护责任,物业服务企业应当配合做好日常管理工作。”
金晓列解释,一方面,住宅小区开发建设单位、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应当为智能信包箱建设用房、用电、用网络给予支持,作为住宅小区配套设施不得额外收取场地费,其电费、网络费可列入物业服务支出。
另一方面,将充分发挥智能快件箱(信包箱)作为公共便民设施的服务、公益属性,规范智能快件箱(信包箱)服务收费行为,建立定价征询机制或听证制度,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后确定标准。
“智能信包箱做为邮政普遍服务设施,对于用户是没有快递柜那样的超时收费的,但也会根据根据实际滞留状态数据,对用户进行提醒和投递方核验处理等多种保障措施。”金晓列强调,“需要特别明确的是列入邮政普遍服务的信件、报纸、印刷品及其邮政包裹使用智能信包箱,不得收取相关费用。
金晓列告诉钱江晚报记者,鼓励各类运营主体充分考虑与快递末端网点合作建设、运营智能快件箱,面向邮政、快递企业开放使用和共享共用的现实需求,探索兼容共享模式。此外,探索扩展民生领域应用,增加收缴水电气费、提供社区服务等方面功能。探索设立可循环快递包装回收装置,纳入可循环快递包装运营体系建设。
下一步,我省将依据最新颁布实施的《智能信包箱通用技术规范》,通过推广使用智能信包箱公共服务设施与未来社区、智慧城市建设全面融合,加速替代传统信报箱,在老旧社区改造和新建社区中整体改变传统邮政终端建设形式。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标准制定中,智能信包箱从主要的住宅、住宅区场景也延伸至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和医院等应用场景。浙江省智能信包箱通用技术规范率先突破行业管理,将数据共享、数据开放、数据交换和跨系统交互全面融入智慧城市数字化管理,通过遍布城市的智能信包箱普遍服务终端设施网,系统化提升城市整体的运营效率。
本文为钱江晚报新闻资讯客户端“小时新闻”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客户端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包括但不限于要求删除稿件、赔礼道歉、赔偿本文采编成本及维权支出等。侵权举报、版权合作请联系:qbwl@8531.cn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