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社会 >

璧山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创新密匙”振兴现代农业

来源: 重庆日报APP 时间: 2021-04-22 06:15:35

近日,璧山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以下简称“园区”)报名参加了2020重庆乡村振兴年度评选活动。

作为我市乃至国家重要的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园区为当地的农业企业以及农户提供科技支撑,通过“创新密匙”,一大波新技术反哺农村,为我市现代农业的振兴提供“智能因子”。

▲璧山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内的蔬菜大棚。特约摄影  谢捷

示范推广 吸引上百家企业入驻

在园区的渝西蔬菜研发中心,来自市农科院的4名专家、教授正为培育新的蔬菜品种忙得不可开交。在他们的带动下,该研发中心成功培育出早中晚不同时期收获的高品质儿菜品种3个。

农业科技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前几年璧山儿菜并不“出名”,因品种质量下降,农户种植技术落后,产出的儿菜味道苦不说,个头也大小不一。2013年,璧山与市农科院联合成立渝西蔬菜研发中心,专门从事蔬菜种苗的选育工作,同时向农户提供新品种、新技术、土壤改良等生产服务。现在,产出的儿菜不仅品质更好,个头更大,赚得也更多。

▲璧山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内的蔬菜基地。特约摄影  谢捷

璧山儿菜俏销只是园区科技示范推广的一个缩影。围绕 “一中心、两基地、一长廊”空间布局,园区先后建成了500亩的蔬菜科技创新中心、9000亩的蔬菜科技种植产业基地、200亩的蔬菜科技企业孵化基地、6000亩的体验式休闲观光农业与科普教育长廊,并先后开展番茄、茄子、儿菜等10余种蔬菜的快速繁育,年快繁植株50万株。

科技兴农 增加产业经济效益

璧山作为我市四大蔬菜保供基地之一,前些年单方面追求规模导致质量上不去。近年来,他们开始作出调整,不但要保证蔬菜供应,而且还要保证绿色安全。

园区特意安排了专家到红沙地蔬菜种植园指导生产,使种植园的员工逐渐掌握了一系列新技术,给田土休耕,用诱虫灯、沾虫板代替农药,用有机肥替换化肥等。

▲璧山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内的蔬菜研发中心。特约摄影  谢捷

“采用新技术耕种后,亩产有了明显增加,更重要的是,蔬菜的抗病害能力增强,农产品质量更好,价格有了保障。”红沙地蔬菜种植园负责人说。

如今,园区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已初见成效,先后建成了1.4万平方米的市级协同创新服务中心、组培良种繁育中心等科研基地,使经营效益大幅提升。据测算,每亩菜地平均产值超过2000元,带动当地农民人均增收上千元。

创新引领 提高企业科技水平

在园区的带动下,当地龙头企业的科技水平不断提高。

2019年,当地一名大学生毕业后在园区租下了100多亩土地从事蔬菜种植,由于不善管理,经营效益低下。后来,园区请来农业专家“问诊”,传授种菜技术和管理方法,去年他的100亩蔬菜基地开始扭亏为盈,今年可望收入40万元。尝到甜头的他近段时间正打算引入物联网技术,实现农业生产的智能化。

截至目前,农业科技园区先后荣获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安全示范区、国家航天育种创新联盟成员单位、国家第一批星创天地等荣誉称号,先后召开全国蔬菜标准园培训会、国家蔬菜产业体系培训会、全市蔬菜技术交流会、全市农产品质量控制技术体系会等会议50余场次,举办各种培训355场次,培训人员2.1万余人次,有效地提高了龙头企业和种植户的农业科技化水平,实现农业产业的集约化、现代化、智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