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深山”走向“深蓝”!海军部队持续帮扶点燃贵州青年参军报国志
处暑过后,贵州大山里的气温仍居高不下。在石阡县人武部训练场上,烈日蒸腾着尘土,数十名预定新兵正在这里开展役前训练,空气里弥漫着浓浓的汗水味道。
队列里,预定新兵马光杰正认真听着班长的讲解,一遍遍重复着摆臂动作。当汗珠从睫毛处向下滴落时,在马光杰坚毅的目光里,仿佛看到了大山深处的那所小学校,看到了即将启程登上的海军舰艇。
2016年5月,海军希望小学食堂奠基仪式
今年21岁的马光杰,出生于石阡县龙塘镇银锋村。6月从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报名参军,目前已顺利通过体检和政治考核,即将分配到海军某部服役。
“我的愿望实现了!”马光杰激动地告诉记者。一切顺利的话,他将成为银锋村第1个走进海军部队服役的兵。作为银锋村海军希望小学第11届毕业生,马光杰觉得无比骄傲。
银锋村海军希望小学的前身是银锋村小学,在该校任教半生的教师唐国政回忆起海军帮扶前的学校境况,历历在目:“近200人的学校,仅有3间教室,一个班要容纳70名不同年级的学生。学生上课要自带课桌椅,时常出现3个人挤1张条凳或1张长条桌的情况。冬天漏风、夏天漏雨,师生苦不堪言。”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途径。村民们都明白这个理,但山高谷深、沟壑纵横的贫困现实,让他们束手无策。
2001年,好消息从两千公里外的首都北京传来。当年2月,海军装备研究院的官兵来到银锋村小学,和学校签订援建协议,筹措经费25万元用于改善学校教学硬件设施。建校舍、修操场,山里的孩子第一次看到了“希望”的模样。那一年,银锋村小学更名为“银锋村海军希望小学”。
海军装备研究院赴石阡县海军希望小学捐赠仪式
马光杰和他的两个姐姐,都在海军希望小学完成了小学学业。
“那时候懵懂,只知道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穿海军制服的叔叔来看我们,不仅带来了崭新的学习文具,还给我们讲解海洋知识、讲军舰出海航行的故事。”马光杰说。
如今,大学毕业的马光杰明白了帮扶的含义,明白了书包、课外图书从哪儿来,也明白了学校操场、校舍、食堂为何能翻新扩建,更明白了一个“长”在山坳里的村级小学,能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安装电热锅炉有多么的幸福……用知识改变命运,是这群孩子的最大梦想,也是大山里每个家庭的希望。
20年间,小学校不断“生长”。2001年初,海军装备研究院开始援建银锋村海军希望小学。2017年,由于军队编制体制改革,海军装备研究院改编为海军研究院,期间的教育援助从未间断,累计捐赠建设资金超80万元。2018年,学校实施改扩建,新的食堂、宿舍、淋浴室拔地而起。变化翻天覆地,孩子们的笑声不绝于耳。
教育帮扶,遍地开花。2019年6月,海军后勤部工作组到龙塘镇小学考察调研后,将龙塘镇小学纳为定点帮扶对象。
很快,32台办公电脑、4000余册图书、1200套崭新课桌椅陆续送达这所山村小学,热水器、饮水机等生活保障设备紧随其后。那年冬天,孩子们喝一杯热水、洗一个热水澡不再是一件奢侈的事。“以前学校没法提供热水,总担心孩子们在水龙头下喝生水,那样容易生病,现在放心了。”龙塘镇小学校长说。
不仅如此,小学校里还立起了新时代海军精神雕塑,建成了长40米的海洋文化知识长廊,让海洋意识、海权观念、海军情怀,走进学校、走进课堂,根植进学生心中。
如今,“海军蓝”播洒下的希望种子已生根发芽、结出硕果。自援建以来,龙塘镇海军希望小学先后有300多名学生考上大学、走出大山,改变了个人命运。“我想当海军”,成为更多受资助孩子的梦想。
马光杰就是其中一份子,“进入部队,我一定严格要求自己,给乡亲们争脸,让海军部队的首长和战友看看,从海军希望小学走出来的兵,都将成为精兵强将!”
“在龙塘镇,像马光杰一样受到海军帮扶决定报名参军的青年还有不少。在这次秋季征兵入伍的大学毕业生中,有5人将会分配到海军部队服役。”石阡县人武部部长卢强介绍。
海军部队持续20年教育帮扶,不仅激发了石阡青年的参军热情,身处革命老区的石阡人民也急切盼望着把自己的心意,送到海军部队。
2021年6月,龙塘镇小学师生代表到北京开展研学活动
2018年4月,在贵州省委、省政府、省军区积极推动下,贵州省军地正式启动“黔货出山进军营”消费扶贫行动,将贵州革命老区出产的绿色农产品,送到军营“灶头”。
依托“黔货出山进军营”消费扶贫行动,产自石阡县的19种特色农产品被推荐到海军总部,6家企业(合作社)产品进入《海军消费扶贫农副产品供应清单(第二批)》。石阡皮蛋、红薯粉、苔茶、土蜂蜜等农特产品,以低于市场价格的“拥军价”,源源不断输送到海军机关和舰艇部队、沿海岛屿、保障基地的餐桌上。随着订单量持续攀升,当地村民收入也迎来了一波新增长。
从大山启航,奔赴大海大洋。这个九月,从希望小学走出来的马光杰和他的小伙伴,即将步入军营,将梦想变成现实。我们相信,在人民海军的帮扶下,未来还会有更多优秀青年从大山里走出来,带着家乡人民的期盼,仗剑逐梦深蓝。
张峙翔 易恢荣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中迪
编辑 韦一茜
编审 王璐瑶 李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