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帅故里行⑧丨父子曾同龄参军 罗瑞卿的四首《示儿》诗
易志伟 四川在线记者 蒲南溪
在罗瑞卿故居的一间屋子里,墙上的四首“示儿诗”令参观者久久驻足。言传身教,就是父母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在罗瑞卿的支持下,1974年底,他最小的儿子罗原准备参军报国。为了教育勉励儿子,罗瑞卿连写了四首“示儿诗”。
罗瑞卿的母亲是清末农村女子中少有的知书识句之人。她在极度难产中生下儿子后伤了身子,但她无怨无悔,忍辱负重,含辛茹苦,勤俭持家,不仅操持全家生计,还时时教益罗瑞卿勇于担当,堂正为人,勤奋学习,乐于助人,在罗瑞卿幼小心灵中播下了清正廉明的火种。
罗瑞卿秉承母亲的教益,不忘入党为民的初心使命,传承弘扬忠诚奉献的家风家训。他经常教育孩子们:“你们出生在这个家庭里,没有什么可特殊的。不能自恃特殊。你们要特殊,就是好好学习好好工作,为国家多做贡献。”1965年,他的大女儿大学要毕业了。他问女儿:“你的第一志愿报哪儿?”回答:“总参。”他马上严肃起来:“我在总参,你就不能到总参来。”后来,大女儿分配到内蒙古工作,一呆就是10年。大儿子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毕业后,分配到大戈壁深处的国防科工委21基地工作至退休。
1974年,小儿子罗原参军即将离家,罗瑞卿思绪万千,作诗四首,既表对儿入伍之欣喜,亦陈盼儿不怕艰辛,锻炼成才做党之子的殷切父爱。诗中从坚持理想到具体的群众关系处理,再到争当模范的精神都对儿子传授了经验。
四首《示儿》诗摘录如下:
其一
父儿参军巧同龄,时代各异主义真。
父战蒋日确困苦,儿斗两霸更艰辛。
马列主义指方向,主席思想比日明。
盼儿鼓起冲天力,一代更比一代能。
其二
我儿年幼有胆见,挫折迫害只等闲。
正确错误分辨好,虚心待人最为先。
自我傲气须当改,群众关系即不难。
单枪匹马怎胜敌?万众一心能擎天!
其三
军中注意事虽稠,抓着关键即自由。
三大纪律时遵守,八项注意永不丢。
官兵团结如兄弟,军民一致鱼水投。
儿曾观天驱孤愤,望为阶级擒敌酋。
其四
我儿去参军,模范要力争。
政治成熟后,做个党之人。
标准有五条,党章载得明。
达到虽非易,创造凭自身。
思想最高峰,有志亦能登。
父母殷切意,愿儿切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