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导读 >

病有良医、学有优教、居有美景 南充老区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来源: 四川在线 时间: 2021-08-16 15:33:43

四川在线记者  蒲南溪

8月11日,在距离南充市仪陇县人民医院不到两公里处,正在修建的仪陇县医疗中心建设现场,工人们正忙着给门诊大楼铺设隔水层,安装了部分铝制外墙的医疗中心颇具现代科技感。

仪陇县医疗中心预计2022年3月建成,以“三甲”标准建设,未来创建“三甲”成功后,这将是南充革命老区五县中第二个“三甲”医院。

七八十年前,红军曾在南充川陕革命根据地建设列宁小学、红军医院,今年《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实施意见》正式公布后,南充市阆中市、南部县、营山县、仪陇县、蓬安县被划为四川省革命老区,并明确,到2025年,老区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要进一步改善。近年来,南充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包括老区,南充的一般公共预算民生支出比重稳定在65%以上,城镇农村危房改造、新增就业及教育医疗等事业均稳步推进。


建设中的仪陇县医疗中心 马永红 摄

不止有“新中心”   老区医疗服务升级

前不久,家住仪陇县复兴镇73岁的陈群珍突然在家晕倒。仪陇县人民医院得知情况后,立即联系距离陈群珍较近的双胜镇派出急救车,同时人民医院医生也从新政镇出发。接到病人后,医生在急救车上判断陈群珍为脑梗塞,随即衔接医院的CT室,做好介入手术术前准备。

“从病人家属呼救到手术结束,全程不到3小时。病人术后恢复良好。”仪陇县人民医院院办主任夏云天介绍,陈群珍的顺利恢复不仅因为各流程衔接顺利,还与医院神经血管介入技术的提升有很大关系。

“不过,虽然医院的技术设备和人才水平不断提高,却面临空间不足的巨大问题。”夏云天说,16年前仪陇县县城从金城镇搬到新政镇,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疾控中心都在新县城设立了分院。16年间,人民医院新政分院从一栋大楼陆续扩展到现在的42亩。因为缺少统一规划,这期间办公楼改病房,不仅病房内单独卫生间难以解决,一些发展成熟的亚专业如泌尿、肛肠外科等科室没有病房,无法独立,留不住人才。更重要的是,病人的就医体验也不好。

所以2018年底,占地158亩的仪陇县医疗中心正式开建,不仅面积是“老医院”的近四倍,内部设施和规划也得到升级。“新的医疗中心将使用轨道发送药物,降低人力成本。还会设立基于线上的’移动工作站’,医生可以一边查房一边下医嘱,提高工作效率。”该项目办公室负责人蔡瑜介绍,新医院可提供1190张床位,服务112万县城群众,同时辐射周边南部县、蓬安县的50万乡镇居民。

同样是老区的阆中市在去年开展了基层医疗信息化建设试点工作,推进辖区内人群的健康管理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作为试点的保宁社区的居民,通过保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智能终端和关注该中心微信公众号,就可以查询到自己的健康数据。老区的医疗服务逐步下沉到社区,到达每一个家庭。


仪陇中学新政分校 马永红 摄

教学扩容  从一所中学、一所小学到学有优教

8月11日,大雨过后,营山中学、芙蓉小学、西城幼儿园、营山县教育基地等项目陆续恢复施工。营山加快推进“十校四园”建设,营山中学第一教学区预计9月即可投用,第二教学区即将竣工。

暑假还没结束,仪陇中学新政分校等县城学校就开启了下学期的招生工作。网络报名结束后,7月初,宏德小学招生处,前来现场确认的家长、学生排起了长队,等待审核资料。“县城的学校环境优美、师资力量强,希望孩子能享受到最好的教育。”一名家长说道。

“县城驻地刚搬迁时,新政镇只有1所中学、1所小学。”仪陇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从2017年起,仪陇县城教育扩容工程累计投入36.5亿元,几乎每隔一公里,都会有一个幼儿园、小学、中学。仪陇建成宏德中学、实验学校、城北小学、仪陇中学新政分校等11所中小学,新政、渔田等20余所幼儿园以及仪陇县职业高级中学;知行实验学校、紫东幼儿园等6所学校也已启动建设。

去年9月1日,仪陇中学新政分校如期开学,迎来了首批学生。该校是仪陇县城教育扩容工程的重点支撑项目,占地402亩,建筑面积约21万平方米,设置130个教学班,可容纳学生6500人。据了解,新建成的仪陇中学新政分校升级了硬件设施设备。专门设立学生发展中心,包括3D打印室、机器人室、科创实验室、VR室、智能机器人室、心理健康中心等,供学生探索实验。

为提升师资水平,仪陇推进特色的名师、名校、名校长“三名”工程建设。去年,130余仪陇名教师赴教育发达地区外派学习、挂职锻炼。


改造后的蓬安县马电小区生态停车场 刘永红 摄

居有美景  老区推进城市综合改造

近日,改造后的蓬安县马电小区环境整洁明亮,健身设施俱全。“我们这里是老旧小区,生活环境较差。老旧小区改造启动后,对小区内道路进行了修缮,安装了许多健身设施,让我们平时运动娱乐更加方便。”小区住户陈康说起小区变化,难掩喜色。

在南充老区中,南部县得到划拨的棚改资金最多。“南部县城现有老旧小区325个,涉及居民近8万户、22万人,大多是中低收入群体,居住环境差、生活不方便。”南部县房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南部县计划总投资25亿元,改造户数70175户。截至目前,南部县已完成小区、街区113个,改造楼栋1764栋、涉及63079户居民;48个小区实行并院增绿、拆墙透绿,106个院落安装了路灯。

近五年,包括老区在内,南充全市累计完成城镇危旧房棚户区改造16.4万套、农村土坯房改造22.4万户,让更多城乡居民住进了整洁美丽的新居。

不仅老旧小区环境改造改变了百姓生活,南充老区属于嘉陵江流域,城市水环境治理也和百姓生活息息相关。

8月10日,南部县濠口河生态综合治理项目现场,工人们正顶着烈日,加紧施工,清理河道淤泥,铺设雨污管网。

濠口河是嘉陵江的支流,经南部县城穿城而过。曾经的濠口河垃圾漂浮,水质浑浊,河道不畅,特别是每年汛期水位上涨,淹没上游,周边群众纷纷叫苦。

“解决排污、内涝、河床淤泥、河岸垃圾等功能性问题后,我们还将塑造濠口河水景。”南部县濠口河生态综合治理项目现场负责人介绍,把“污水河”变成“风景河”,增强“城市公园”的功能性。

今年,濠口河生态综合治理二期项目启动。该项目总投资1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亿元,重点整治生态驳岸12.4公里,修复生态绿地50万平方米,建设配套路网、亲水游步道等基础设施,全面治理濠口河沿线污水,构建城市防洪排涝体系,未来将成为市民休闲好去处。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