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仅有极少数省份未拉闸限电 其中之一是……
四川在线记者 张彧希
电煤库存达523万吨,远超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的483万吨目标任务;外购电已落实60亿千瓦时……11月底,冬季枯水期如约而至,但四川全省参与电煤保供“大战”的各方力量,终于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9月以来,国内“拉闸限电”现象波及黑龙江、吉林、辽宁、广东、江苏等20余个省份。国内煤价的持续走高造成火电企业发电成本骤增,“市场煤、计划电”之间的“煤电顶牛”矛盾凸显,火电企业面临着“发电即亏损”的窘境,导致了全国电力供应紧张的问题。
尽管四川是清洁能源大省,水电装机容量占比近80%,但一旦进入冬季枯水期,保电能不能保住还主要依赖于火力发电。严峻的电煤供应形势,让保供这根弦一下子绷紧。
急!电煤库存跌至历史最低点
形势有多严峻?
今年以来,四川省的电力供需形势与全国走势基本一致。1-8月四川省用电量同比增长18%,高于全国4.2个百分点,迎峰度夏期间全省用电负荷创历史新高。
基于对全国电煤电力供需形势的研判,“警报”早在8月初拉响。省经信厅8月一份情况汇报中的数据显示:全省存煤仅59万吨,同比减少238万吨,火电高负荷运行情况下仅7天左右用量。
与此同时,煤价不断攀升,在70%电煤依赖省外购入的情况下,保障电煤供应十分困难。
“受限煤减煤、进口煤减少、需求增加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全国范围电煤供应紧张,导致煤价高企,购煤难、发电亏,全国电煤各环节库存长期低位徘徊。”省经信厅相关负责人说,电煤价格涨至历史最高点,电煤库存跌到历史最低点,要在11月底实现存煤任务极其艰巨。
随着冬季用电高峰的到来,全省用电负荷和用电量不断攀升。据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预测,在迎峰度冬期、水电枯水期、取暖供应期、用电增长期“四期叠加”的情况下,今冬明春四川省用电最大负荷将突破5300万千瓦,同比增长8%,全网用电量139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均将创历史新高。
能源保供,关系经济发展、民生需求、安全稳定。按照“内挖潜力、外扩增量、层级负责、联合保供”的原则,一场由省委省政府牵头,省市县联动、供应链上下游联动、政企联动的供应保障“大战”正式打响。
快!建机制挖潜力扩增量
国庆大假期间,省政府主要领导先后两次召开电力电煤保供专题会,研究保供的意见措施;国庆后上班的第一天,省政府相关领导即带队赴陕西协调省外煤源;第二天,电力电煤供应保障工作协调机制召开第7次会议,对迎峰度冬工作进行全面部署……
在电煤电力供应紧张的情况下,四川省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协调机制,制定印发了应急保供联动工作方案、电煤电力保障供应9条措施,多次组织电煤电力保供协调会,解决问题、推进工作。
“日监测、周报告、月考核”,压力层层传导。同时,省经信厅会同发改、财政、应急、人行等部门和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等企业共同研究起草了《四川省今冬明春电力电煤保供工作方案》和《迎峰度冬有序用电方案》,“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煤炭企业要以不低于煤炭产量85%的比例供应电煤’要求,四川省于9月下旬印发通知,明确产煤市和省属煤矿企业供煤任务。”省经信厅相关负责人说。
内挖潜力,全力推动省内能源增产增供。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全省煤矿先进产能得到释放,煤矿产量得到提升。“我们做好电煤保供紧急预案,在遇突发紧急事件时,执行紧急调运,优先组织电煤发往相关电厂。”川煤集团相关负责人说。
外扩增量,多向协调多方拓展省外资源。北京、陕西、贵州、云南、山西、内蒙古……几个月来,省政府相关负责人和经信厅相关负责人冒着疫情数次北上南下,对接保供资源。“尤其是赴陕西争取电煤支持,取得突破性成效,促成双方企业在顺利签定300万吨任务合同的同时,新争取到30万吨电煤供应,并初步达成建立长期能源战略合作的意向。”
纾解困难,疏导能源成本减缓资金压力。煤电价格“倒挂”,导致发电企业“发电越多、亏损越多”。四川通过实施市场化电量价格上浮、燃煤火电上网电量补贴、高耗能行业电价上浮、省市财政补贴等各项支持,各项政策实施预计为发电企业减亏15亿元左右。
加强引导,遏制不合理用能。“坚持有保有限,有序实施高耗能行业用电价格不受上浮限制政策,限制违规用能和无序用能,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省经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10月,四川发布《关于全省节约用电倡议书》,针对机关单位、景观照明、商业场所、家庭社区、工业企业等发出倡议,共同做好节约用电工作。
11月3日,“四川电网2021年度今冬明春有序用电联合演练”拉开帷幕。这是四川省首次开展的大规模有序用电政企联合演练,旨在提升全省应对电力紧缺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按照有序用电预案,我们的思路是‘限电不拉闸’‘限电不限民用’,确保民生和公共服务、城市运行等重点领域和重要部门用电。”省经信厅相关负责人说。
增!把不可能变成了现实
多方“合力”之下,煤来了!
满载电煤的货运列车,从省外入川:9月,全省日均进煤3.6万吨、10月日均2.4万吨、11月日均进煤12.6万吨;省内煤矿加速运转:8月以来,省内煤矿新增复工复产35处,释放产能近810万吨/年,供应电煤从8月日均1.7万吨,提高到11月的日均4万吨。
电煤库存充盈起来:从历史低点的59万吨,到10月中旬170万吨、11月中旬348万吨……11月30日,四川省电煤库存达523万吨,远超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的483万吨目标任务。“单日最大进煤量达到22.9万吨,创历史新高,把不可能变成了现实。”省经信厅相关负责人说。
截至11月28日,全省主网火电厂存煤497.5万吨,按95%开机负荷测算,可用天数均在20天以上。
同时,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全力落实外购电量和留川电量,外购电计划80亿千瓦时已落实60亿千瓦时,全力争取白鹤滩水电站留川电量65亿千瓦时。
数据显示,1—10月,全省全社会用电量2704.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9%,高于全国3.7个百分点,其中全省工业用电同比增长16.7%,“9月以来,四川省是全国仅有极少数未拉闸限电省份之一,有效保障了全省民生和经济社会发展用电需求。”省经信厅相关负责人说。
尽管如此,随着今冬明春用能高峰期即将来临,保供这根弦依然不能放松。“面临双拉尼娜极端天气、疫情多点散发、铁路运力紧张等多重风险,能源保供仍面临较大压力。”省经信厅相关负责人说。
“下一步,仍要将挖潜增供作为保供全局的关键。”该负责人说,除加大省内电煤保供督查力度,确保省内煤炭企业产量的85%供应电煤之外,还要进一步加大协调力度,争取更多省外煤源的补充。推进省内页岩气复工复产,释放产能,增加产量,保持省内能源产供储销总体稳定。
同时,要全力打通拉运接卸制约保供全局的“堵点”。“将铁路运输能力、接卸能力双重挤压作为当前保供工作的紧迫问题,督促发电企业合理安排发运端、接卸端的生产组织,大力提升存煤水平。”
此外,还要统筹规划科学调度能源生产资源。“平衡风光水火多品种电源结构,坚持保供全省一盘棋,发挥好盈缺互济、多能互补作用。”省经信厅相关负责人说,同时,要按照“限电不拉闸、限电不限居民、非双高不限电、限气不关阀”的要求,完善有序用能方案。
“接下来,我们还要进一步落实各种政策和补贴,缓解能源企业经营压力。”该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