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导读 >

焦点!深壹度丨“天府星座”七星齐发,开启眉山空天信息产业新格局

来源: 川观新闻 时间: 2022-08-11 05:36:50

蒋麟 四川在线记者 张蒙


(资料图)

8月10日,眉山“天府星座”东坡01-07号卫星在山西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搭载长征六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标志着我国首个以智慧城市为主题的卫星星座——眉山“天府星座”成功组网。


眉山“天府星座”发射成功。图片来源:我们的太空

这7颗卫星为何成为“天府星座”?现在有哪些实际的应用场景?未来将继续为哪些产业赋能?四川在线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相关负责人。

体现本土特色

卫星以眉山地名命名

随着智慧城市对时空大数据等需求的涌现,包括眉山天府新区在内的许多地区卫星数据体量已远远不够。经过眉山天府新区两年多的论证,按照规划,眉山环天智慧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环天智慧”)2022年内启动建设“天府星座”,首期发射7颗低轨遥感卫星,用于建设“通导遥一体化”“星地一体化”的天空地时空信息服务体系。

“除了这7颗,2022年之内,还将发射3颗卫星,2024年之前,还会发射4颗卫星,届时共有14颗卫星。”环天智慧副总经理杨振宇介绍,该项目总投入约2.2亿元,这14颗遥感卫星在卫星用途上区别于导航卫星、通信卫星和科研卫星等,主要应用场景是资源调查、农业估产、天气与海况预报、防灾减灾、环境监测、城市规划管理等。

四川在线记者注意到,本次以苏东坡命名的东坡01-07号卫星,构成了“天府星座”,7颗卫星以眉山地名命名,分别被冠名为眉山天府新区号、东坡号、彭山号、仁寿号、洪雅号、丹棱号和青神号。

为何这样命名?杨振宇介绍,眉山是成都都市圈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千年大文豪苏东坡的故乡。环天智慧作为眉山天府新区本土重要的数字经济企业,为卫星冠名体现本土化,希望体现企业的担当,更希望把空天信息行业做好,让它成为眉山的新产业。

他说,卫星属于高精尖技术产品,发射卫星,尤其是发射民用卫星,具有很好的社会影响力,发射眉山自己的卫星不仅能帮助打造眉山另一张名片,更有利于提升眉山天府新区的知名度和科技影响力。


眉山“天府星座”发射成功。图片来源:我们的太空

展现高科技

小个子拥有大能量

此次升空的7颗卫星,个头都不大,每颗仅重42公斤,正常情况下能在太空中运行8年左右。7颗卫星为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成像幅宽优于15千米,产品数据分辨率优于1米,在国际上都算是领先水平。

眉山“天府星座”建成后,可以服务于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

杨振宇举例说,眼下正是汛期,川西高原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时有发生,有了卫星遥感监测,可以通过短周期雷达数据对区域内地质沉降点位、沉降速度、沉降总量进行监测,另外通过地表形变与降雨等数据的分析,能及时发现并预警滑坡、泥石流等易发区域,可为应急救灾等工作提供灾前灾后遥感数据,高效提取灾情信息,有助于灾情分析及产品制作,为救援决策建议提供科技支撑。

“天府星座”项目的应用场景还有很多。利用天基大数据综合应用服务平台,能整合原本分散的各种资源,还可以将空间数据和应用领域业务数据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生产的数据和信息,将为眉山天府新区管委会、眉山市政府乃至国家、省级政府部门提供宏观决策和科学管理、生态环境规划保护、农业信息化管理、林业资源调查与监测等应用,同时为水利、交通、旅游等领域提供遥感应用共性技术支撑及应用示范。


眉山“天府星座”卫星。图片来源:眉山天府新区融媒中心

展望未来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和大海

商业卫星市场潜力巨大,以此次发射的7颗卫星为例,预计4年左右就能收回成本,之后的4年就是盈利期。

“我们的业务主要是卫星数据产品收入、卫星数据综合应用分析与系统平台、天府星座附加业务三个类别。”杨振宇说,“天府星座”投入运营后,可向卫星遥感产业链上游企业提供卫星运管服务、地面测控站租赁服务;向中游企业可提供完备的数据产品服务、卫星运管服务;向下游企业提供多行业业务场景应用服务。

谈及竞争优势和未来前景,杨振宇很有信心,“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和大海”。他说,从技术、运营和交通距离上,“天府星座”和眉山竞争优势都很明显,接下来,希望在打通卫星遥感产业链形成业务闭环、形成“端”到“端”的服务能力、提供高时效性数据、实现多源高频影像数据强竞争力和卫星AI技术等方面打开市场。

未来,环天智慧将发力打造以卫星遥感应用开发、软件产品开发、遥感核心算法等为核心节点的产业集群,助力构建以眉山天府新区为核心,集聚空天信息领域优质企业,打造空天信息产业生态,让产业链通过研究院落地。

“此次‘七星齐发’,开启了眉山空天信息产业新局面,眉山天府新区将进一步探索把天空信息与数字产业结合新模式。”眉山天府新区新经济局副局长苟琴表示,未来,将依托卫星数据化场景,形成太空数据资产。

标签: 信息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