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快报 >

宜宾市珙县县委书记  雷涛 深入践行节水优先发展理念 奋力开创珙县节水护水工作新局面

来源: 时间: 2021-08-20 17:51:26

珙县水资源总量8.779亿m³,其中地下水资源量(含浅层地下水)占比19.3%,全县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约2000m³,低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县城巡场镇在《西南五省重点水源规划》中被列为“全省严重缺水县城”。立足资源性缺水、工程性缺水、水质性缺水、管理性缺水等现状,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持续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积极探索治水节水助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2020年底,全县万元GDP用水量较2015年下降42.74%,珙县多次被宜宾市考核评定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优秀等次。

一、强化宣传聚共识,唱响全民节水“主旋律”

坚持把宣传教育作为节水基础来抓,着力构建全民参与的节水护水社会体系,让节水成为居民自觉和社会风尚。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活动为契机,采取集中与分散、线上和线下、传统与新融合相结合的方式,拓宽宣传渠道,通过电视、广场LED、网上参加节水知识竞赛、设置宣传咨询台、展板、标语、发放宣传单、送资料上门等,广泛开展节水护水进乡镇、进社区、进企业活动,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水土保持法》《长江保护法》《四川省节约用水办法》等法律法规知识,使节约用水、合法用水、爱护水资源深入人心,营造出浓厚的节水护水氛围。积极开展节水型企业、节水型机关、节水型学校等创建活动,通过示范先行、以点带面,增强广大群众节水意识,促进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良好局面。截至目前,全县创建节水型载体21个,其中节水型机关20个、节水型企业1个。

二、细化措施强管控,打好科学节水“组合拳”

实施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严格落实用水定额管理和计划用水,通过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节水载体认证等,对公共管网内的年用水量1万立方米以上的工业企业等非居民用水户实行用水计划全覆盖,对超用水计划严格执行加价收费。坚持从产业源头管控,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和高耗水、高污染产业,严禁新上高耗水项目,关停高耗水煤矿企业80多家。加大节水型灌区建设,2020年投资8400万元高标准推动全县节水灌溉任务,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由0.46提高至0.51。加强硬件设施建设,2015年以来累计投入3亿余元,加快城市供水管网技术改造,实施自来水管网节水改造项目,完成县城区12条市政主干管和32000余户水表的改造更换,逐步降低供水管网漏损率,城区自来水漏损率从20%下降至9.2%。加强水资源循环利用,利用县城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于县城绿化、卫生、河道补水,2020年度污水回用达102万方,回用率25%,居全市领先水平。

三、从严督导促落实,筑牢高效节水“保障线”

严格实行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管理,结合珙县实际制发《珙县节水行动实施方案》,把节水工作纳入全县乡镇、部门水资源管理考核目标内容,严格执行考核制度,坚决逗硬奖惩,倒逼节水工作落地落实。严把工程项目节水关,要求涉水项目的相关专题论证采用四川省《用水定额》进行分析评价,在报告中单列节水评价篇章,开展节水评价登记,切实将用水定额应用于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和取水计划审批工作中。不定期开展节水监督检查,对用水在线监控单位的在线监测仪器设备加强监管,对非在线监控单位实行每半年开展一次现场检查。持续加强国家水资源信息系统管理,严格要求各重点监控用水单位加强监控设备运行维护并出具检测报告。

保护水资源、节约水资源,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下一步,珙县将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全面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坚持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保障饮水安全、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全面推进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奋力开创珙县节水护水工作新局面!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