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体育频道 > 评论 >

努力不一定带来成功,这不是丧而是清醒-环球百事通

来源: 红网 时间: 2022-10-12 09:41:44

原标题:努力不一定带来成功,这不是丧而是清醒

最近,杭州一互联网公司从事网络运营工作的22岁女孩“连续熬夜加班后猝死”的消息,再次触动了公众对于“996”“007”加班文化以及不合理加班制度敏感的神经。近几年,网络上工作大大挤占自己的生活时间,对身体和心灵造成负面影响的新闻,往往引起舆论的广泛共鸣。


(相关资料图)

为什么我们会为了工作牺牲身体健康,甚至付出自己的生命?大概是因为许多人仍然倾向于相信和赞美这样的观点——“努力就能成功”。

“996是福报”的言论,就是这种声音的一个极端典型。但是,努力奋斗与成功的关系是必然的吗?“努力就能成功”的话语似乎遵循公平竞争的逻辑,对于普通人来说听起来具有相当的吸引力。但是,这种话语也构建了努力与成功之间单一而虚假的因果关系,对于个体获得成功的偶然、运气、机遇、时代背景、社会条件等因素视而不见。通过构造这种因果关系,失败者失败的原因被归结为他们“不够努力”,而不是命运的偶然或结构性的不平等因素。

“努力就能成功”的话语最早大概出现在我们的应试教育中。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之下,通过教育实现阶层跃升已经成为我们的一种思维定式。这种观念将教育目标单一功利化,给所有孩子都造成了很大的精神压力。但实际上在应试教育中竞争胜出是一场艰难的突围;从小受到“努力就能成功”规训的学生们,获得嘉奖和自信的胜者是少数,感到自责和失败的负者是多数。

走入工作岗位,我们的社会仍然响彻着“努力就能成功”的声音。在有人说出“不付出超越别人的努力和时间,你怎么能够实现你想要的成功”的时候,他其实将自己的成功简单地归结于个人的努力奋斗,并希望把同样的理想施加于员工身上。但一份普通的工作真的能承载得起这种理想吗?“努力工作”真的应该放在健康、家庭和休闲生活等等之上成为唯一高贵的价值吗?再者,大厂作为行业的佼佼者,其员工或许可以在“996”下获得更高的薪资,但放眼整个社会,这种鼓励加班、奋斗至上的价值观会加剧其他企业及其员工的“不努力”道德焦虑,而当努力付出的回报相对而言没有那么可观时,只会导致员工无意义感的放大。

相比于“996成功学”,另一位企业家张朝阳所传达的观点可能更为理性:“年轻人不要太过努力,这个世界是不公平的”。张朝阳虽然自己是“每天只睡4小时”的“努力代表”,但他并不将努力奋斗宣扬为每个人的“标准答案”。一方面,不要过度努力工作,因为太努力工作可能会伤害自己的身体,例如造成健康及心理问题;另一方面,有些事情不是努力就可以做到的,因为这个世界并不公平,每个人由于先天禀赋和后天条件的不同,都有自己的机遇和局限。

反对努力奋斗作为“标准答案”,并不是说要劝人不努力,彻底认命和“躺平”,而是要反思构建努力与成功之间单一因果关系的话语体系。在个人成长的路上,需要少设立一些“标准答案”,多包容一些可能性。

认识到努力不一定带来成功,我们能更坦然地接受失败,锻炼更强大的心脏。日本著名花滑运动员羽生结弦不断挑战自我、突破极限的故事之外,也有他挑战花滑最高难度的4A失败后的哭泣:“真的很不甘心,为什么努力得不到回报?我真的已经很努力了。”即使如他这般的天才运动员,也有自己运动技术上的极限,也有努力得不到回报的时候,那么对于我们自己来说,只要努力过、挑战过,经历失败又如何呢。

认识到努力不一定带来成功,我们能为个人选择注入更多元的价值。由于成功是由各种因素综合构成的,努力并不一定能为所有人换来经济、社会地位等方面的成功,也不一定保证人在自己的行业取得卓越成就。我们于是可以选择更加爱惜自己的身体健康,更加关注家庭生活和身边的人,或者选择投身于热爱的事情当中。

最后,如果有幸成为了社会竞争体系下的“成功者”,请不要在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时,将成功全部归结于自己的努力。正如《精英的傲慢》作者桑德尔所说,对我们命运的偶然性的强烈感觉可以激发某种谦卑,而这种谦卑是我们从残酷的成功伦理中回归的开始。承认成功的偶然,认识到成功背后社会的支持,反对舆论空间充斥“努力就会成功”的因果论,保护非成功者的尊严,尽可能去帮助那些没有那么幸运的人,或许能够让更多人过上更加自在的生活。(刘荷月)


标签: 因果关系 这个世界 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