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世遗 遇鉴文明-即时焦点
(相关资料图)
原标题:守护世遗 遇鉴文明
大运河、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青海可可西里……近日,有媒体系统梳理出新时代中国世遗“年轮”。据悉,十年来,我国高度重视文明对话与遗产保护工作,积极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重点计划和旗舰项目,共有15项世界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是人类文明发展和自然演进的重要成果,也是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它们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子孙后代。从这个意义上看,让散布在华夏大地上的浓郁人文风情、秀美自然风光入册,是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些宝贵财富、赓续人类文明的必然要求,于国有利、于民有济,生动展现着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文化担当”。
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管窥荣登榜单的文化遗产,元上都遗址尽情展现元代“夏都”的整体格局与营造特色,大运河充分释放“流动的文化”魅力……一砖一瓦、一沟一渠均涌动着艺术的气息、历史的文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从世界文化遗产中便可感知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领悟别具一格的民族特色。正因此,有必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精心守护好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文化遗产,积极以包括申遗等在内的多种方式,让中华之美被看见、被珍视。
如果说文化遗产打开了欣赏中华文脉的一道门,那自然遗产可被视作宣传生态文明的一扇窗。在青海可可西里,藏羚羊可以不受干扰地迁徙;在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各地政府采取的保护措施受到广泛肯定……纵深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有助于保护好自然遗产、拓宽珍稀动植物的活动范围,同时也激发了广大公众对自然文化的探索热情,促进人们对祖国锦绣河山的奔赴与热爱,可谓一举多得。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我国对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合作所持的认同、包容、开放、协作的态度,也是世界遗产文化精神的体现。比如,2014年,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文化既是民族的,更是世界的。站在文化交流互鉴的角度讲,积极推动文明对话,穿越千年的古商道仍可持续释放文明的魅力、指引未来的道路,进而让人类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化造福更多民众,让世界更加美好。
十年守护,遇鉴文明。回望一路付出:从持续加大文物保护专项经费,到百余部关系世界遗产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接续出台,再到世界遗产进教材、进课堂、进课外活动不断涌现,保护好中华文化、世界瑰宝的切实行动一直在路上。新起点,新征程,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我们定能在世界遗产保护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上再续新篇章,齐心协力守护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