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黄金频道 > 国际局势 >

热讯:“三新”草莓,新在哪儿?

来源: 群众新闻 时间: 2023-03-08 10:41:38

徐生芳在大棚里采摘草莓。通讯员 徐志全摄

眼下,正值草莓上市的季节,吴起县吴起街道蔺砭村的草莓采摘园里热闹非凡。大棚中,鲜艳欲滴的草莓与绿色的枝蔓相映成趣,香甜的气味在空气中弥漫,前来采摘的游客络绎不绝。

大棚的一角,吴起晟怡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苗育春正在紧锣密鼓地将草莓装箱、上秤。“去年种的草莓,让我收入了39万元。”他笑着说,“三新”草莓让村上越来越热闹。今年,他打算继续试种新品种草莓,并优先吸纳村民务工,让更多的游客来这里采摘草莓,体验农事之乐。


(相关资料图)

小草莓发挥了大能量。近年来,吴起街道蔺砭村盘活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大棚草莓,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目前,该村发展大棚草莓13座,通过把草莓采摘园打造成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观光园,带动全县乡村旅游大发展,有效满足城乡居民休闲旅游的需求,加快农民增收步伐。

那么,蔺砭村的“三新”草莓新在哪儿?近日,记者带着疑问走进草莓大棚一探究竟。

“新产业”:闲置大棚的新利用

2月26日,苗育春刚进入草莓大棚,一股热气就扑面而来。大棚里,几名工人正在挑选装箱草莓,准备向外地发货。

望着眼前的忙碌景象,苗育春感慨地说:“曾经的闲置地现在成为大伙儿的致富宝地,所有的辛苦没白费。值了!”

苗育春是陕北地区有名的大棚果蔬种植专家。2021年,他来到吴起县,发现这里的大棚产业薄弱,许多大棚没有得到利用。这对于干了20多年大棚产业的苗育春来说,很是心疼。

如何让“沉睡”的土地焕发新活力,成为苗育春的心事。在调研走访时,他来到蔺砭村,深入了解大棚闲置的原因,得知主要是土壤盐碱化和水质EC值较高,导致产业效益不佳,严重影响了群众的种植积极性。

这时,一个帮助群众增收的想法在苗育春的脑海里渐渐成形。随后,他在蔺砭村流转了10余座闲置大棚,从种什么、怎么种着手,在种植选种、土壤改良、水质改善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经过两年的不懈努力,蔺砭村选择草莓产业为主导产业并规模化发展,成功“唤醒”原本闲置的大棚。

目前,蔺砭村有13座草莓大棚,草莓产量高、品质优。在蔺砭村种植草莓获得成功后,苗育春又在吴起街道杨青村发展了40余座大棚的草莓及其他蔬菜。

如今,苗育春不仅为当地村民指导草莓种植技术,还成功探索出一条产业致富的新路子。

“新渠道”:直播进大棚的新模式

“我们种植的草莓品种为红颜,饱满多汁、口感香甜。我们追求的就是品质。”2月26日,在直播过程中,何玉林认真、细致地展示自家的草莓。他说,最近一段时间,蔺砭村草莓采摘园每天开园,可以满足大量顾客上门采摘的需求。

何玉林是蔺砭村草莓种植的行家里手。自从开始种植草莓,两年时间里,他坚持亲力亲为,每天进棚查看草莓长势,并进行除虫、施肥、浇水、剪枝等作业。经过精心管护,大棚里的草莓长势喜人。

有了好收成,如何销售,成为何玉林的“烦心事”。

一次,看到南方果农卖橙子的直播,何玉林萌发了自己直播卖草莓的想法。

“直播带货很火,我也想紧跟时代脚步。我自学了拍摄视频、剪辑等技术。”何玉林告诉记者,“大家习惯上水果店买草莓,但缺少采摘体验,通过直播间邀请大家前来采摘、品尝、游玩,观众很喜欢。”

为了扩大影响力,何玉林把园里的草莓长势变化、日常管护情况制作成小视频,推送到网上。渐渐地,流量“跑”起来,慕名前来采摘的游客也多了起来。

由于草莓口感佳,回头客越来越多。何玉林笑着说:“今年春节前后一个多月时间里,蔺砭村草莓采摘园日均销售额2000多元。现在,大伙儿都尝到了直播带货的甜头,纷纷加入,草莓销售再也不愁了。”

“新生活”:家门口就业的新路子

“在家门口工作,不仅活儿轻松,每月还有2000元工资。”年过六旬的蔺砭村村民蔺怀进笑呵呵地说,“我在村上给草莓种植大户打工,每天只需要按一按按钮,将棚顶的‘棉被卷帘’卷起、放下,管控好大棚温度就行,一点都不累。”

早些年,蔺怀进和村里大多数人一样,到县城生活。可是进城后,闲不住的他又找了一份环卫工的工作。几年下来,他的身体越来越吃不消,“小毛病”越来越多。

让他没想到的是,祖祖辈辈生活的小山村竟然办起了产业基地,他终于能在家门口就业了。一年下来,固定工资和土地流转费收入3万元,让蔺怀进乐开了花。

“这里管吃管住,我们老两口一个月能挣7000元。草莓采摘周期长,我们能干4个月左右。”67岁的蒋世虎和妻子徐生芳是附近的村民,提起现在的这份工作,他的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近年来,草莓产业发展越来越快,当地村民找到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新路子。

蔺砭村党支部书记蔺向阳表示,大棚草莓产业用工量大,这给蔺砭村村民及周边的群众提供了就业增收的机会。草莓种植让村民鼓起了“钱袋子”。(记者 苏怡 通讯员 张娜 徐志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