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黄金频道 > 国际局势 >

守好历史文化根脉 让子孙后代“有史可鉴”——委员为我省文物保护工作建言|世界微速讯

来源: 各界新闻网-各界导报 时间: 2023-04-01 07:50:30


(相关资料图)

□ 记者 殷博华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陕西作为中华民族及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文物资源丰富。省文物局发布的“陕西省文物基本数据(2022版)”显示,截至2022年12月底,我省共有各类不可移动文物49058处,全省522家国有文物收藏保管机构共收藏可移动文物7748750件。

作为文物资源大省,文物保护始终是我省文物保护机构的重点工作。3月10日,省财政厅公布的数据显示,近年来,我省各级财政部门努力增加投入,全省文物支出76亿余元,实施文物保护维修工程400余项,完成革命旧址保护修缮和环境治理近300处,推动全省文物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近年来,虽然我省在文物保护工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和不足。”省政协委员、省考古研究院院长孙周勇说,文物保护工作功在当下、利在千秋。如何更好地促进我省文物保护工作,让子孙后代“有史可寻”“有史可鉴”,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也是孙周勇履职的关切点。

孙周勇在调研中发现,随着“先考古、后出让”考古前置土地使用模式的全面推广,沿黄省份基本建设工程中的考古任务呈现井喷式增长,工程建设与文物保护之间的矛盾突出。此外,我国省级考古机构多为公益一类的事业单位,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模式,财政拨付不足额、不及时导致的基建考古经费短缺、工期紧张等问题突出。

“基建考古招标与考古工作的科学性相悖、基建考古所需经费与预算支出失衡严重,是制约文物保护工作发展的瓶颈。”孙周勇建议,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体制和机制建设。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等相关部门应进一步明确基建考古取费性质,足额保障考古经费,取消考古招投标制度,完善考古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延长考古单位资金使用周期,出台野外津贴制度,为一线考古人员做好各项保障服务。

大国工匠、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副研究员马宇认为,促进我省文物保护工作,除了要在体制机制上下功夫,还要在培养壮大考古人才队伍上做好文章。

从业近30年来,马宇带领团队先后修复了200余件重要文物,其中包括秦始皇帝陵出土的国宝级文物——青铜水禽等。马宇表示,建设一批专业素质过硬的文保队伍,缓解基层文物人才严重短缺现状,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就如何建设一支高素质文物保护队伍,省政协委员、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副院长周萍建议,应建立健全我省考古人才培养制度,仔细斟酌、科学细化每年的人才招聘计划、人才培养计划,制定中长期人才培养规划和相应的保障措施。同时,还要针对各行业特点和发展需求,优化高级岗位结构比例,完善奖励激励机制,吸引更多年轻人热爱、投身考古事业,让考古事业后继有人、人才辈出。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