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体育频道 > 评论 >

校园体育不再可有可无 让学生主动“动起来”考验还在继续

来源: 中国青年报 时间: 2017-09-19 14:31:22

校园足球踢出校园体育的“加速度”

校园足球踢出的不仅是足球,可以说,是踢出了校园体育的“加速度”。校园足球改革发展的有益经验和模式被推广到校园篮球、排球、武术、田径、游泳、体操、冰雪等项目上。“校园足球像是校园体育的一个引擎。”林平说。

重要的是,体育不再是可有可无的副科。

林平当了16年体育老师。他说,以往体育课常常被“水”掉:不是被语数外等科目所“征用”,就是成为学生补作业的自习课,再或是学生“放飞自我”的自由玩耍时间。

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是,智育抢占了体育的份额,随之而来的便是学生体质危机的爆发。从1985年开始进行的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显示,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持续下滑。2015年11月底公布的《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总体有所改善,但近视率、肥胖率依然居高不下。

“这不单是个人的身体健康与否的问题,学生体质健康如何,会直接影响到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甚至会影响到国家强盛、民族振兴。”孙健伟表示,“而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发育是有敏感期的,在某一个年龄阶段发展某些身体素质特别有效,如果错过这个年龄阶段,即使加倍付出努力,也无法获得理想的锻炼效果。”

校园体育的发展也算是一次与学生成长速度之间的较量。

用教育部副部长朱之文的话来说,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部门用“五抓”的方式推进校园体育工作:抓基础,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抓保障,强化学校体育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抓监测,强化对学生体质发展趋势的把握;抓督导,强化学校体育工作主体责任;抓落实,强化校园足球的引领作用。

教育部门试图从制度建设上保证校园体育的重要地位。比如,教育部每年随机抽取一定比例学校进行复核,准确把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发展变化趋势。此外,把学校体育工作纳入地方政府教育规划,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纳入政府考核评价体系、教育现代化评估指标体系。教育部每年编制和发布全国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对学校体育成绩突出的地方、部门、学校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连续3年下降的地区和学校,实行“一票否决”。

伴随改革而来的,是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总体水平有所改善,部分指标出现明显好转。

《2016年全国中小学体育工作年度报告》显示,全国中小学体育课平均开足率达95.39%,“每天锻炼一小时”平均落实率达96.92%,全国校均体育专用器材经费支出10.33万元,校均体育工作经费支出12.14万元,执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高校占94.07%。

让学生主动“动起来”考验还在继续

“校园体育不是简单的活动筋骨,而是要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北京市景山学校副校长兼体育教师刘洋看来,校园体育的目标便是“育人”。

随着校园体育的推进,体育老师变得更为“紧俏”。

3年前,成都体育学院还曾上演了一场热闹的“抢人战”。“那次招聘会上,大概有四五十家学校围在成都体育学院的操场上‘摆摊’,‘吆喝’着找工作的学生来自己的学校,可以说是在‘抢’体育老师,足球专业毕业生尤其吃香。”冯刚回忆,这样的场景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以前我们一般都是在学校平台上发布招聘信息,等着即将毕业的体校生投简历,自己找上门儿来。”

让冯刚担忧的是,即便有了老师、场地等,让学生主动“动起来”也难。“毕竟学校体育课时间是固定的,你回到家后呢?放假后呢?学生还运动吗?”

身为体育老师,尽管很明白体育运动的必要性及其对学习的促进作用,冯刚也只能看着自己的孩子暑假每天在补习班中奔波,或者被功课淹没,“孩子班上有50人,人人都在补课,你不补不学就会被落下。”这也是他身为一位父亲的无奈,也是很多学生、家长的顾虑。

在清华大学体育部主任刘波看来,当下很多学生和家长,甚至学校对体育不重视的症结在于校园体育的评价体系尚需完善。

这种现状暂时还没有办法改变。成都市第十八中学副校长谢江林认为:“关键是要把学生的兴趣和体育教学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内驱动力,让学生有获得感。”

在沈阳体育学院研究生部党委副书记赵江看来,当下学校体育的推进仅仅靠学校是不够,还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对学生进行引导。

如何把教体结合进一步推广下去,让学生主动走向操场,让体育走进课堂,对教育来说,仍是一次不容放松的考验。记者 孙庆玲

关键词: 校园体育 学生 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