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巴中在线 > 新闻频道 > 巴中新闻 > 理论调研 >正文

巴中春节后企业用工情况调查报告

时间:2015-04-01 23:13:40     作者: 87371378    来源:巴中在线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为及时准确掌握春节后企业用工需求情况,查找企业招工、用工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近日,国家统计局巴中调查队对全市企业春节后用工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具体情况如下:

  一、调查的总体情况

  (一)企业开工情况

  随着春节假期结束,各企业陆续复工生产,在受访的20家企业中已开工的占85%,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开工率为92.8%、规模以下企业开工率为50%。从企业员工返岗情况来看,除部分规模以下企业以短期雇工生产为主外,企业员工返岗率为92.2%,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员工返岗率为95%。造成企业开工率相对不足的原因,一是企业订单少;二是企业缺少员工;三是季节性生产,当前为淡季所致。

  (二)企业用工情况

  1、缺工企业超过六成。调查显示,65%的受访企业不同程度存在缺工现象,在缺工企业中缺工率在30%以上的占46.2%、缺工率在10%-30%之间的占15.3%、缺工率在10%以下的占38.5%。由此可见春节后企业缺工现象较为普遍。

  2、招工形势较为严峻。调查显示,65%的受访企业认为今年来招工较困难,45%的认为当前已存在“民工荒”。80%的受访企业春节后有招工计划,但在有招工计划的企业中43.8%的企业招到的员工数不足计划数的30%。

  3、工种类别差异较大。调查显示,23.1%的受访企业缺管理人员,30.8%的缺技术工人,46.1%的缺普通工人。通过走访了解发现,一些经营时间较长的规模以上企业因工作环境较好、福利待遇较优,人员相对稳定,主要缺高端管理人才;一些新建企业尚处于业务扩展阶段,主要缺乏技术工人和普通工人;规模以下企业因用工环境、福利待遇和短期雇工影响人员流动较大,主要缺乏普通工人。

  4、用工薪酬持续上涨。调查发现,56.3%的受访企业在今年新招聘员工时提高了薪酬,如:四川兆润摩托车制造有限公司招聘的普通员工工资从去年的1900元/月提高到了2400元/月,增幅为26.3%;四川罡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招聘的普通员工工资从去年的2000元/月提高到了2300元/月,增幅为15%。企业反映,企业在支付员工薪酬、购买各种社保、员工培训等方面的成本持续上涨,企业成本增幅在20%以上,但其招工效果并不理想。

  二、企业缺工原因分析

  (一)外出务工造成招工不足。巴中属农业市、劳务输出大市,全市人口400万,但每年外出务工人数就达到了117万,务工人员以举家外出居多,呈抱团出行趋势。同时外出的大多为精壮年,留下的劳动力以老人、妇女为主,这部分人劳动技能、年龄结构、文化层次等方面均难以满足巴中本地劳动力市场日趋现代化的需求,从而造成本地企业人才供给不足。

  (二)待遇不高影响招工效果。调查显示,45%的受访企业认为缺工的主要原因是“工资福利待遇不高,吸引力不强”。随着巴中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已有不少务工人员有回家就业意向,但调查反映,他们仍然认为巴中工业企业的工资福利水平比沿海地区仍然偏低,工资增长机制和社会保障也尚不够完善,还是选择外出务工。

  (三)用工需求加大导致招工难。近年来,巴中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引进了一批实力强、规模大的外来企业,这些企业投产不久尚处于不断扩张状态,短期内难以招到大批员工。如:四川兆润摩托车制造有限公司上年用工人数为672人,今年已增加到825人,同比增长22.8%,当前缺工率为8%;巴中渝翔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去年用工人数为380人,今年增加到600人,同比增长57.9%,当前缺工率为33%,且预计下个季度用工需求还会有所增加。

  (四)传统务工意识加剧招工难。据调查,新生代农民工家乡情结较为淡薄,他们一心想要走出山区农村,且多数为参加工作即在外务工,不关注也不了解家乡发展情况,对家乡的认识还停留在多年前,偏激的认为只有到了大城市才有出路,在就业选择上舍近求远,从而加剧了招工难。

  (五)人员流动频繁致使用工紧张。走访发现,不少企业为鼓励老员工返岗、留住技术人才,采取了大量措施,如:严格按照《劳动法》保障员工合法权益、建立晋升奖惩机制、提高工资福利待遇等,但一些企业仍存在人员流动频繁问题,特别是技术岗位,一些新生代工人社会责任感不强、对待遇和工作环境要求较高,择业意识多变,成为熟手后就选择了跳槽转业,这既耗费了企业培训成本又加剧了用工紧张。

  三、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对外宣传。加大宣传力度,全面展示巴中经济发展成果,改变人们过去对巴中的传统认识,积极引导鼓励农民工回乡就近就业,多措并举解决用工难题。

  (二)进一步优化就业环境。政府要加大落实鼓励企业创新发展有关政策的力度,扶持企业发展,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扩大利润空间,以提高待遇吸引用工,带动就业;企业要加强自身建设,建立激励机制,加大人文关怀,全面增强企业员工凝聚力和归属感。

  (三)进一步完善就业服务。及时发布就业信息和企业用工需求,实现供需对接;积极开展各种专项招聘活动,有针对性地促进各类群体及时充分就业,挖掘就业潜力,满足企业用工。

  (四)进一步强化就业保障。加大对企业合同执行、职工权益保障等方面的监督检查力度;不断完善员工住房、子女上学、医疗、文化生活等制度,切实解决员工反映迫切的实际问题,解除后顾之忧,促进职工队伍的稳定。

你有微信?通过微信可以学习财经知识,锻炼交易技能:关注公众号招金财富(微信ID:bwp816)财富伴您左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