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巴中在线 > 新闻频道 > 巴中新闻 > 区县动态 > 南江县 >正文

南江县人大常委会驻村帮扶纪实

时间:2015-06-17 12:34:26     作者: 87371378    来源:巴中日报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6月11日上午,在南江县下两镇黄坪村村支部办公室门口,记者碰到正在义务打扫村道路卫生的村民廖永嘉。“驻村干部帮扶以来,村里的变化可大了:修路、建桥……好多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他们都帮我们实现了!”廖永嘉告诉记者。

  2014年10月,南江县人大常委会驻村帮扶黄坪村,在调查了解村里情况后,制定了具体的驻村帮扶计划。半年来,驻村干部倾力帮扶,快速推进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为村民脱贫致富打下坚实基础。

  圆心愿 架筑村社“救命”桥

  2014年12月,一座长12米、宽3.5米、两边设有护栏的水泥桥开始动工;今年3月,水泥桥正式完工——这座桥成为黄坪村二社的“救命桥”和“发展桥”。

  “以前没修这座桥的时候,我们都是从河里过,涨大水的时候,只好搭个梯子走,过往非常困难。”村民蒲正文告诉记者,以前,这里有座老桥,是用几根木棒搭建起来的,桥面铺着几块木板,左右两边没有扶手,老人、小孩过桥极其不便。“特别是下雨天,桥面容易打滑,过桥很危险,曾经就有人被冲跑过。”

  记者在现场看到,一条数米宽的河流从山涧奔流而下,河底乱石堆积,青苔丛生。这条被村民称为楠木树的河流将黄坪村拦腰隔断。“水泥桥的修建解决了二社这边30多户170余名老百姓出行难问题,也是二社唯一的一条生命通道。”村支书廖远安介绍。

  “说了几十年,都没有建成这座桥,修桥可以说是我们几代人的心愿。现在我们的愿望终于实现了!”蒲正文一脸笑容,“桥修通了,八九十岁的老人走这个桥都不害怕了,桥上还可过摩托车、小车,大家都感到方便极了!”

  解民忧 居民饮上放心水

  “不挑水,就没水吃。”这是63岁的张菊修对从前生活的最深感受。在村里建立取水点以前,张菊修每天至少要从河里挑两挑生活用水。“不挑不得行,煮饭、喂猪喂牛都要用水,洗衣服还要去河边洗,洗澡也不方便。”张菊修说。

  “以前的堰渠是土堰,村里大部分人吃水、牲畜饮水都从这里挑,卫生也得不到保障。干部驻村后,组织村民修建了专门的人畜饮水供水点,还用混凝土对堰渠进行浇筑,现在这个堰渠只用于农田灌溉。”廖远安指着山坡上一条水泥渠向记者介绍,现在的供水点采用集中式供应,将河水直接引入水池,通过沉淀等方式处理后,再用管道输送到每家每户。

  “现在安起自来水后方便多了,洗衣服放到洗衣机里面就洗出来了;吃水也方便,水龙头开一开,水就来了,淘菜、煮饭都方便。”张菊修说。

  目前,黄坪村建有3个集中供水点,满足了全村一、二社全部居民用水,三社部分居民用水。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驻村第一书记黄岳告诉记者,现在正在实施修建第四个供水点,完工后将解决村里95%的人畜饮水问题。“对于剩下的5%偏远、零散村民,将就近选定水源分散供水。”

  修村道 建好村民致富路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对道路的改善,温书荣深有感触。

  “以前的路太差了。”温书荣摇摇头,他家经营着一家建材装饰材料加工厂,此前产品运输一直是压在他心头的大石头。

  “泥巴路又窄又烂,大小车都过不了,拉货只能用三轮车。一次货要来回拉好几趟,货物还经常簸损、簸断,顾客嫌弃,只好又拉回来。”温书荣无奈地说。道路不仅影响了温书荣家的生意,也阻碍了工厂的发展。去年6月,温书荣打算增加产品种类,由于道路运输不便,他只好打消了这个念头。没想到干部驻村后,对道路进行了平整、拓宽及硬化,改善了村民出行条件。

  “现在路修好了,我把以前的三轮车也淘汰了,重新买了一辆双排座货车,拉货一次到位。现在厂里的产品也增加了好几种,下一步我还想扩大规模,把厂办得更好。”温书荣乐呵呵地说。

  在黄坪村,原有贫困户41户145人,2014年脱贫4户14人,今年预计脱贫13户49人。黄岳说:“基础建设的同时,产业发展也不能落下。下一步将引进技术和企业,巩固传统优势农业、发展现代农业。我们还打算在黄坪村引进建设牡丹花基地,尽早让黄坪村老百姓脱贫致富。”

你有微信?通过微信可以学习财经知识,锻炼交易技能:关注公众号招金财富(微信ID:bwp816)财富伴您左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