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巴中在线 > 新闻频道 > 巴中新闻 > 要闻导读 >正文

乡镇饮水之困——探访

时间:2015-07-29 11:24:47     作者: 87371378    来源:巴中晚报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近年来,关于巴中市农村及场镇饮水问题经常见诸媒体,媒体曾曝光巴州区水宁寺镇水源受污染导致居民饮水难、平梁乡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饲料养鱼、巴州区白庙乡场镇缺水……

  水是生命的源泉,巴中市委、市政府在关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安全问题。7月21日,市委书记李刚在南江实地调研农村饮水安全时强调,农村以及场镇饮水安全是最直接、最现实、最紧迫的民生工程,是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履行的基本职责,各级党委政府要按照“加快、提前、保质”的要求确保到2018年,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全部完工,水质达标。

  今年5月,针对巴州区白庙乡长时间缺水的情况,市委副书记、市长冯键也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巴州区立即采取措施。

  巴中市农村供水情况如何,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如何才能得到保证?记者深入通江县进行了调查。

  7月19日-26日,记者来到通江青浴乡、麻石镇、铁佛镇等地,探访场镇供水状况。

  居民用水溪沟取仅简单过滤和沉淀

  从通江县城出发往AAAA级风景区诺水河方向,驱车大概一小时到达青浴乡。青浴乡是通江县的一个中小型乡镇,场镇常住居民近1000人。

  青浴场镇建在小通江河沿岸,场镇居民饮用水水源地是流入小通江河的一条小溪沟。供水管道于上世纪80年代架设,将小溪沟的水抽上来后,经过简单的过滤、沉淀处理,便直接输送到居民家。2014年3月,有人在溪沟上游投药毒鱼,被污染的溪水流入饮用水水源地,险些引起饮水安全事故。

  “通江部分场镇居民供水设备还处于原始状态,饮用水没有深化处理。”通江县乡镇供水总站负责人陈怀强说,与青浴一样,通江板桥、新场等乡镇的供水设备也是上世纪80年代或90年代修建的,设备早已不能满足标准及要求,青浴与新场的场镇供水还有简单的过滤和沉淀处理,但板桥乡更糟糕,连最基本的处理过程都没有。

  污水排入水源地水有异味甚至有虫

  位于通江县城东南方向的麻石镇,场镇饮用水水源地是山谷的一蓄个水库——五马奔漕水库。

  “前段时间下雨,水质好一点,要是枯水期,自来水带有刺鼻的腥臭味,还有小虫虫游,直接无法饮用。”家住麻石场镇老电影院附近的王军(化名)说,他从水龙头放出一小瓢水,记者留意到,自来水虽不像王军说的带有刺鼻的腥臭味,但的确有异味。为了让家人用上安全的自来水,王军可是想了一些招,先是在自来水龙头上蒙几层滤布,自行对水进行过滤;然后用电壶烧开,再供家人做饭、洗涮等,家人饮用基本上是买桶装水。

  “麻石场镇饮用水主要是水源地长期被污染,净水处理设施没有跟上。”麻石场镇供水站负责人王鹏说,场镇居民大概有1500户,估计有1200户居民的生活污水未经过任何处理直接排进水源地,长期污染已经造成水源地的水质严重变质,水中微生物、细菌泛滥,再加上供水站深化处理设备没有跟上,每年枯水季1月-4月、9月-11月等,水质确实存在问题。自来水有异味,并含有水生物,比如一种叫水蚯蚓的红色水虫。

  铁管输送自来水早上一打开全是"铁水"

  通江县铁佛镇是巴中市最大的乡镇,仅场镇居民就超过了30000人,平均每天需要供水超过2000方。据铁佛镇镇长刘加绎介绍,目前铁佛供水问题主要表现在供水不足和水质安全无保障两个方面。

  “铁佛场镇供水问题,主要是供水设备建设没有跟上场镇发展造成的。”铁佛供水站负责人赵虎说,铁佛供水站是1995年修建的,1998年又增建一个自来水净水处理设备,每天大概能生产1900方自来水,但随着场镇的进一步扩建,每天用水需求达到2000方,供不应求。为了保证居民用水,供水站每天超负荷运行,勉强能满足需求,但供水质量不能保障,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自来水二次污染。

  赵虎介绍,按照标准,自来水输送管道该安装PE管,但目前整个铁佛场镇,除了通达街,其他街道都是铁管子,经药物处理后的自来水如果长时间停留在铁管内,对铁管的腐蚀非常厉害,从而造成自来水二次污染。居民早上打开水龙头,自来水常常浑浊不堪。

关键词阅读: 乡镇 饮水之困 探访 巴中

你有微信?通过微信可以学习财经知识,锻炼交易技能:关注公众号招金财富(微信ID:bwp816)财富伴您左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