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上午,在南江县正直镇长滩村居委会旁,蜂蜜、黄羊、核桃等特色产品正通过网货交易平台输送到外地,村民不仅可以在平台上享受便捷的网络购物、缴费等,还可以将土鸡蛋、新鲜蔬菜通过网络卖出去。在“互联网+”的大思维下,电子商务进入巴中农村,正逐步改变着村民的生活方式。
发展农村电商销售市场更加广阔
“这个是本地土蜂蜜吗?”“是的,不添加任何化学物质,要做信誉生意嘛!”长滩村网货交易平台里,经营者汪潘正耐心地通过第三方平台和顾客交流,对顾客提出的问题他一一解答。“本土特色产品销量是最好的!”汪潘指着电脑上一笔笔订单高兴地说。
随着“互联网+”思维的兴起,南江县商务局利用中国移动搭建的平台,在长滩村建立了全县首家电子商务网货交易平台,长滩村成了巴中农村电子商务的示范点。在长滩村,土蜂蜜、羊肉干、核桃油以及野生竹笋、天然木耳近50种农副产品整齐排列在村网货交易平台货架上。
“实体店的货物网上都有。”汪潘说,每月有近350单交易量,交易额达2万多元。
互联网交易方便快捷
张长贵一早便来到交易平台,工作人员忙着帮他挑选一台电视机,价格、质量、评价,工作人员给他一一翻看。“在这挑选,种类多,比店里便宜!”张长贵说。在挑选的时候,村民张中凯来充话费了,他说:“村里可以充话费,省得跑到镇上去。”
网上购物、网上缴费、网上买票、网上预约大医院看病……长滩村的电子商务实实在在方便了百姓。
很快,网货交易平台上就有了新的交易提醒,来自巴中的客户订购了10斤土鸡蛋和5斤鲜辣椒。汪潘赶紧给村民打电话寻求货源。半个多小时后,村民罗少金提着一筐辣椒和鸡蛋来到交易平台,看质量,称斤数,细算下来她又挣了100多元。
“自家的东西在本地卖不出去,而外地人却想要地道的农家货。”汪潘说,有了农村电商这个平台,把农家货放到网上去卖,在农村,这还是个新鲜事。
打造地方美食品牌副业比主业收入多
虽然才上午10点,但村民辜彩云家里已经忙得不可开交,她在忙着油炸酥肉。刚出锅的酥肉,晾凉便立即真空包装,由女儿送去镇上快递公司。
“真没想到,做了一辈子饭,炸个酥肉也能赚钱!”辜彩云对记者说。
“大酥肉”是长滩村农民的特色美食。去年12月,村里举办了大酥肉节,家家户户都在卖酥肉,辜彩云家收入近万元。
酥肉节已过,但人们对于酥肉的热情丝毫不减,网上来寻求的人仍然多。越来越多的像辜彩云一样的农妇把炸酥肉当做副业,这项副业比主业——务农还要赚钱。
汪潘告诉记者,下一步将考虑举办网购酥肉节,以最便宜的价格、最良好的质量销售给外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