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老人桥上售卖“古画”,吸引不少市民围观。
时间:9月16日
地点:巴城三号桥
事件:七旬老人街头卖古画,市文物局鉴定该古画是假的
16日上午10点,有市民称,在巴城三号桥上,一名七旬老人将一幅《一百零八将》的“古画”铺在地上售卖,引得不少过往市民驻足围观。
记者走近仔细观察发现,老人所售的“古画”长约3.5米,宽约半米左右,画卷中间呈暗黄色,两边呈棕褐色,看上去似乎已有很长时间。画上内容为108将,右侧写着“一百零八将,丁卯年秋月黄慎。”
老人称,他今年79岁,这幅画是他10年前在老家修房时,挖出来的。“我这画是祖传下来的真品,如今我一只眼睛瞎了,儿女在外务工,家里还有俩孙子,生活所迫才将此画拿出来贱卖。”老人说,这画卖价300元。“老人家,你卖便宜了,这么好的画,至少该卖五六百!”旁边一围观青年说完,老人捂嘴笑了笑。也有市民提出疑惑,如果是真的古画,一定会非常珍惜,不可能随意直接铺在地上。
记者在此观察了10余分钟,围观市民越来越多。期间,有人提议老人去相关部门鉴定,老人听罢急忙摇头说:“鉴定要收钱,万一给我收缴了咋办?我要是卖不出去,就摆在家里自己欣赏。”
随后,记者拍下多张“古画”照片,并发给市文物局文化专家鉴定。“水浒一百零八将卷轴,是黄慎的经典代表作,卷长四米左右,宽35厘米,画面108将栩栩如生,传神到位,是不可多得的传世佳作。而老人所售的这幅,从画的颜色、画上字迹判断,此画是假的。若这幅画是真的,经过两百多年的时间积淀,不会像现在这般完好。”巴中市文物局专家表示,黄慎真迹的纸张,与现在这幅画的纸张是不同的,当时用的宣纸是手工所制,其材料、色泽、重量也与现在这幅画是不同的,真迹装裱的绫是手工的,而现在这幅画一眼便识出为机器所装裱,“这画一看似乎有很久时间了,这种效果可能是用药水浸泡后呈现出暗黄色,再经过做旧后,市民一般很难辨真假。”文物专家建议,市民不要轻易相信街头售卖的“古文物”,以免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