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巴中在线 > 新闻频道 > 社会 >正文

故宫收到一亿元个人捐款 捐款的人是谁?捐款人背景资料

时间:2016-02-26 15:32:14     作者: xiaowei    来源:巴中在线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故宫博物院昨日收到迄今为止的最大一笔捐赠——当代国画大师崔如琢先生在无偿捐赠故宫博物院珍贵书画作品的基础上,向北京故宫文物保护基金会捐赠1亿元人民币。

  崔如琢1944年生于北京,早年师从书法家郑诵先,上世纪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末随国画大师李苦禅先生学画。曾将出售自己作品所得的5000万元人民币,捐赠给汶川地震灾区,并且资助成立“榜样公益基金”。2014年,他还将30件代表性作品捐赠给中国国家博物馆。

  据了解,崔如琢与故宫博物院很有缘分,早在初中时代,就曾带着画板,挎着水壶,拿着干粮,在故宫展厅里面进行临摹创作,经常一临摹就是一整天,从古代艺术大师的作品中不断得到滋养启发。在捐赠仪式上,他说:“故宫博物院保存着我们国家、民族数千年来古典文化最有经典性的作品,是我国乃至全世界最高的艺术殿堂之一。作为一个艺术家,希望能集合全社会的力量共同推动故宫文物保护及传统文化传承,让民族艺术发扬光大。”

  对于捐赠的背景,崔如琢透露说,其实也很简单,那是前段时间,筹备在故宫午门展厅的“太璞如琢——崔如琢艺术故宫大展”时,“故宫负责人与我谈了故宫发展与面临的困境。我感觉有必要为故宫文物作些贡献,而星河湾集团老总黄文仔先生看中我的一幅60米画作长卷,我说是留给女儿。他说他很想要,卖给我吧。我后来说,既然如此,你拿1个亿吧,我捐给故宫。”

  据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介绍,这1亿元人民币中,2000万元用于开展故宫文化传播,2000万元用于故宫研究院开展学术研究,2000万元用于故宫学院开展社会教育,4000万元专项用于故宫养心殿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

  单霁翔说,故宫养心殿在故宫古建筑群中举足轻重,是中国官式古建筑的杰出代表,包括工字廊、后殿、梅坞等18座建筑,“垂帘听政”、“三希堂”等均在养心殿内。特别是室内有2000余件不同类型的珍贵文物,在殿堂内的墙体上还有大量牌匾、楹联、贴落等书法绘画作品,极具研究价值。为了确保这项修缮工程的科学性,使之成为文物修缮质量的成功典范,此次将养心殿修缮定位为“研究性保护项目”,实现最大限度保留文物历史信息,不改变文物原状,进行传统修缮的技艺传承,为此需要探索文物修缮新的实施机制和传承方式,也需要社会各界给予关注和支持。

  据单霁翔透露,香港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主席陈启宗先生于去年年底已经明确表示向故宫养心殿无偿捐助1亿元人民币古建筑修缮经费,加上此次崔如琢所捐赠的4000万元人民币用于故宫养心殿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使故宫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所需的2.2亿元资金接近落实,“故宫博物院为捐赠文物藏品的人士在景仁宫设立了‘景仁榜’,此次故宫博物院在东华门古建筑馆内设立了‘东华榜’,将为故宫文物修缮无私奉献的各界人士的姓名镌刻于榜上,以铭记其贡献。”

关键词阅读: 个人捐款 故宫 文化

你有微信?通过微信可以学习财经知识,锻炼交易技能:关注公众号招金财富(微信ID:bwp816)财富伴您左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