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难、看病贵,一直以来都是广大人民群众最头痛的事情,虽然关于医保政策不断在改革,但现在能去医院看得起病的依旧还是土豪。2016年北京医保新政出炉,抛出了6大福利政策,快来看看哪些福利可以用的上!
政策1:大医院的医保药品在社区医院也可以使用报销,目前,北京市医保大医院药品报销执行《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品种为2510种,社区药品报销品种为1435种。12月1日起,北京市将统一社区和大医院医保药品报销范围,医保患者到社区等基层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时,均可以执行大医院的药品报销范围,大医院使用的药品在社区都可以使用和报销。对于很多市民反映的很多药只能在大医院买得着,社区买不到咋办?人社局今日表示,医保社区用药报销范围与大医院统一后,社区等基层定点医疗机构应根据患者治疗需求,及时配备相关药品,方便患者就医用药。
政策2:参保职工在社区就医门诊报销达到90%,在医保报销上,本市进一步加大在社区就医的倾斜力度,全力保障参保人员在社区就医用药需求,减轻个人医疗费负担。据介绍,目前,本市参保职工在大医院门诊医疗费用报销比例为70%,如果参保人员到社区医疗机构就医,门诊报销比例可达到90%。
政策3:四类慢性病患者可享2个月长处方报销,对于患慢性病需要长期用药的,此次北京医保政策也作出调整。对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病这四类慢性疾病患者,符合病情稳定、长期服用同一类药物等条件的,卫生计生部门明确社区医生可以按照慢性病管理的有关要求,开具不超过2个月量的常用药品。
政策4:医疗机构上门服务医疗费纳入医保报销,2016年,北京市卫生计生部门出台了开展居家上门医疗服务的通知,表示可通过巡诊等方式开展居家上门医疗服务。为保障上门巡诊工作的顺利落实,方便百姓就医,北京市医保部门明确,居家上门医疗服务发生的医疗费用,符合医保规定的,由医保基金予以报销。同时,对定点医疗机构也提出要求,要为参保人员做好医疗费用结算服务。
政策5:家庭病床医疗费医保报销起付线降低50%,从近日市人大举行的居家养老服务条例落实情况新闻发布会上,新京报记者据悉,北京市社区家庭病床医疗费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起付线预计可以降低50%,由1300元降低至650元。
政策6:全市医疗机构转诊转院报销一周期内不另算起付线,按照此项政策,参保人员在定点医疗机构门诊、住院治疗时,因病情需要,在全市定点医疗机构之间转诊转院的,发生的有关医疗费用,医保均按规定予以报销。住院期间需转诊的,由主管医师填写《北京市医疗保险转诊(院)单》,转出后24小时内办理入院手续的,医疗费用按连续住院计算,在一个结算周期内转入医院不再收取起付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