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育界参加奥运会之后就会火一批人,各种代言宣传,今天,国务院46号文件,圈定了一个5万亿的体育大市场,但是该以何种方式推进才能抵达这块5万亿的大蛋糕?在此过程中,如何高效地利用参与体育产业的资本、人才等资源?在2016钛媒体T-EDGE年度盛典上,奥运冠军、乒乓球大满贯得主、体育行业投资人士邓亚萍女士分享了她的看法,这是邓亚萍女士离开体制后首次公开演讲,也首次系统阐述自己对体育产业的认识。

邓亚萍女士离开体制后首次公开演讲,系统阐述自己对体育产业的认识。
邓亚萍表示,从今天来看,中国的体育行业就好似80年代的IT产业,90年代的互联网。人对健康的需求,已经是自内而外的,运动必不可少,体育已经融入在每一个人的生活场景当中。
对比国外的体育产业发展节点可以看出,人均收入超过3000美元,解决了温饱问题,就会在精神消费上进行追求,而体育市场也将进入快速增长期。中国是在2008年达到这样的收入水平,也就是说,中国的体育产业已经酝酿发展了很长一段时间。
目前,中国体育行业的收入结构虽然已经完备,但是由于市场经营、IP价值的不成熟,盈利能力依然堪忧。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还需要一段扶持期才能走向成熟。邓亚萍认为国外在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值得我国借鉴。
面对国内的IP收购热潮,邓亚萍认为,IP是整个链条,需要一个生态,如果没有整条线上的布局和一个非常强有力的专业运营团队,很难让IP变现。
以下是邓亚萍的演讲实录,经思客编辑整理:
非常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来跟大家分享关于体育产业的一点思考,可能大家比较熟悉留在运动场上的那个很有杀气,很有一股拼劲的邓亚萍。其实只是24岁以前我是那个样子。
退役以后我先后去了清华,去了英国的诺丁瀚大学以及去了英国的剑桥大学。也在这期间很有幸被中国奥委会推荐到国际奥委会,从事了13年的工作,也很有幸参与了两次的奥运申办的工作,特别是在2008年奥运会的申办、组织以及最后的赛事工作。
这些工作都跟我们体育产业有关,以及我在剑桥的博士研究,也是关于奥林匹克品牌商业价值的研究。为什么要做这课题,为什么有一只无形的大手在推动着奥林匹克的发展?
萨马兰奇上任以后就是无形品牌的价值,这帮助我在博士论文里面,着重五年的时间进行研究,所以今天很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和平台来跟大家分享我对于体育产业的看法。
人均收入达到3000美元,我们更加需要精神追求
先看一下大的背景。大家都知道5.87亿是什么意思?我们中国人从2015年到2025年,这十年的时间是中国人30岁到50岁,意味着这一群人对于体育的消费是一个非常大的增长。
从今天来看,体育产业就好似80年代的IT产业,90年代的互联网,以及后面发展的文化产业。今天的体育产业跟那个时候很像,这一群人对健康的需求,一定从内而外,运动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这就是大家这么关注体育就在这儿。
它的消费必然要跟随旺盛的经济增长,呈现一种爆发的态势。3千美元是一个节点,一旦收入到了这个时候,解决了基本温饱,我们更加需要的是精神上的追求,身心上的愉悦,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日本是在70年代初达到了这样一个收入,韩国是在80年代末达到了3千美元这样的收入。我们恰恰是2008年。所以2008年对于中国意味着太多,对于我们来讲不仅仅办了一届无与伦比的奥运会,更重要的是我们的经济、我们的生活水平、我们的收入达到了3千美元以上。所以一直到现在,可以说体育产业一直在持续的增长。
而46号文件对于今天的体育产业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一个文件。就在2年前,国务院颁发了第46号文件,就是关于进一步开展和促进体育消费这样的指导意见。随后整个全国各地、各省都相应出台了各省自己的发展规划。
在这文件里头尤其提出这几个指标,第一个指标就是我们要到2025年,中国整个体育产业的规模将达到5万亿,人均体育运动面积要达到两平米。这样的话,社会、资本、人等资源都动起来了,说这就是为什么,这两年体育产业这么火爆。
体育产业如何挣钱
我作为一个体育界的老兵,先是一个运动员,随后读书又从事了体育产业方面的工作,也参与了2008年奥运会的市场开发,也曾经负责过中国奥委会的市场开发,来分享一下到底我们中国体育产业有什么样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就是体育产业如何挣钱。
体育产业目前的现状在中国,可以说我们一哄而上,大家买了很多的IP,收购了不少俱乐部,今天收这个,明天收那个了,大家赚钱吗?
咱们讲一讲中超,拿中超保级的投入来算,大概是投资5.7个亿,几乎16个中超的队伍全部亏,平均亏2到3个亿。
我们再来看一下具体的案例,这是一个非常具体的豪门俱乐部案例,可以说家喻户晓。从俱乐部的运营来说有这么几个收入,第一个就是联赛版权这部分,可以分6千万的量级,当然这6千万还不够一个内员的转会费。
第二个部分是门票,门票大概能够收入5500万左右,而且这个可以说是在所有16支球队里面门票卖的最好、最火的,也仅仅就是这个收入量级。
第三部分包括补贴以及通过它的自己市场开发,以及自己的赞助,这里头加起来大概有一个多亿。
最后一部分也我们经常看到就是我们的特许产品,这个特许产品在整个它的盘子里头只有200多万,只占1%。所以你可以想象,我们足球的现场,那个小喇叭、要卖多少个。而且仅仅49块钱以下的、帽子、围巾、喇叭才好卖,49块以上就很难卖得动,还有很多的假冒伪劣,侵权的产品。
所以这就是咱们目前豪门俱乐部的现状,他们一年的支出大概是多少呢?大概7到8个亿,这个帐算下来它亏的还要多,大概亏5个亿左右,这就是今天中国中超俱乐部的一个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