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交通运输发展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比如在基础设施方面还很不完善,特别是基础设施发展的结构性矛盾非常突出。所以,这些问题总的来看,还是供给侧的矛盾、供给侧的问题。
2016年,交通运输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466亿,比上一年同期增长了3.8%,铁路全年投产新的线路3281公里,新增公路11.3万公里,新增民航机场8个,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9.2万公里,1.3万个建制村新通了硬化路,5500个建制村新通了客车。2016年交通运输公路、铁路、民航、水运共完成旅客运输191.9亿人次,完成货物运输433.3亿吨,同比增长5.7%。
李小鹏还透露,由交通运输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编制的《“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已经国务院批准印发。《规划》明确到2020年基本建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的现代综合运输交通体系,部分地区和领域要率先基本实现交通运输的现代化。近期交通部将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对规划的内容进行解读。
李小鹏强调,交通运输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重点有三个方面:
第一是降低成本。要畅通物流大通道,建设综合交通枢纽,发展多式联运,提升物流效率。二是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服务性交易成本,推动降成本。要推动企业加强管理,提高效率、提高效益,还要打通信息的孤岛,实现信息的共享。另外,还要鼓励“互联网+交通”等新领域、新业态的发展。通过这些措施,能够有效推动物流降成本。
第二,补基础设施的短板。我们还要继续加大固定资产投资的力度,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加强交通扶贫脱贫攻坚,以贫困地区为重点,大力推进乡镇、建制村通硬化路的建设,力争到2019年实现所有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硬化路。
第三,补服务的短板。补服务的短板又分两个方面:一是补政府服务的短板,主要是简政放权、强化服务、改善监管。二是补交通服务的短板,主要是提升供给的品质。重点支持50个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的建设,建设改造400个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的服务区,打造一批特色突出的旅游风景道路示范工程,还要建设一批公路和水运的品质示范工程。
针对物流降成本的问题,李小鹏表示,2016年据不完全统计,公路和水路两个方面共实现降低成本365亿元,2017年我们还要加大工作力度,力争继续降成本,能够再降400-500亿物流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