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巴中在线 > 旅游频道 > 旅游信息 >正文

看上海人如何过端午

时间:2016-06-03    作者: jiangjiang    来源:解放日报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难怪我们谁也没采到五指宽的芦叶。不管怎样,这些成果还是为家里包粽子输送了新鲜血液。看到锅里煮的粽子,有黄有青,黄的是用老粽叶,青的是新芦叶。黄的像上世纪50年代的老军装,青的如70年代“三合一”新军装。交织一锅,别有味道。

  若想皮肤白,来粒“白和蛋”

  端午里的吃,不只是粽子一家独霸天下。在“老底子”的上海,与粽子同锅共煮的还有鸡蛋。也就是说,端午除了吃粽子,还要吃鸡蛋。鸡蛋剥了壳吃,上海人把剥了壳的鸡蛋叫做“白和蛋”。现在很少听到这样的叫法,在我当年下乡的市郊奉贤,当地人还叫“白和蛋”;不过,它既指剥壳鸡蛋,也指没有剥壳的白煮蛋。

  为什么在端午要吃“白和蛋”?多少年流传下来的说法是:那天吃了白煮蛋,皮肤就会如同鸡蛋白一样光洁。那么,为啥平时吃了没作用,偏偏在端午吃就会产生这般效果?

  因为时逢初夏,古有五月“恶月”之称;“此月蓄药,以蠲除毒气”(战国·佚名《夏小正》)。一是那时季节变化,人易得病。二是气候转暖,蛇虫百脚皆纷纷出笼,人易受害。吃白和蛋,实际上就是进补和增强抵抗力,如能有利于皮肤,那是割草打兔子——捎带的。

  张紫晨在《中国民俗与民俗学》里说:“五月端午,原为巫节,诸多记载,都说明这一节日重在去病除邪。”钟先生的另一弟子乌丙安在《中国民俗学》 中如是说:“大量的民俗文献及地方志记叙中又看到这个节日是避兵鬼、止病瘟的驱邪穰灾节日。因此,这个节日的主要活动内容几乎都是围绕穰毒祛瘟进行的。如采菖蒲、艾叶,涂雄黄,制雄黄酒、朱砂酒,系五色丝,采草药,张挂符印及钟馗画像。”

  竹枝词里道疾控

  “又是端阳景物新,枇杷角黍饷亲邻。儿童争买雄黄酒,妇髻玲珑插健人。”(秦荣光:《上海县竹枝词》)欲穰毒祛瘟于家外,需门上挂菖蒲、艾蓬和蒜头;还要室内以苍术、白芷和芸香等中草药烟熏,让漏网的也无处逃遁。而欲拒之于人体之外,需正午喝让白娘娘等牛鬼蛇神胆战心惊的雄黄酒,并涂抹在儿童额上,写成“王”字。小朋友的胸前还要挂五色丝做成的小粽子,或是蒜头、彩钱;也可挂茴香荷包。此外,还要靠前头那篇竹枝词里提到的“健人”相助帮忙。“健人”就是黄色绸缎做成的骑虎小人,或虎或毒虫形,插妇人头或悬床头。同样,婴儿也穿起黄色虎斑衣。

关键词阅读: 底子 上海人 端午

你有微信?通过微信可以学习财经知识,锻炼交易技能:关注公众号招金财富(微信ID:bwp816)财富伴您左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