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节,孩子们最高兴的一件事,就是可以收获一笔压岁钱。如何打理这笔钱呢?“我可以拿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有一部分得交给妈妈,剩余的就买些书和学习用具”……
记者调查发现,近两年巴中市民春节给孩子的压岁钱“起步价”水涨船高,这也使得一些孩子春节动辄能收到几千元甚至上万元的压岁钱。不过,对于压岁钱,很多家长不再是一味的让孩子上交,不少人选择了从压岁钱开始,帮助孩子建立理财观念。
个例
孩子收到1万多压岁钱 如何处理让妈妈犯难
今年春节期间,市民刘女士12岁的女儿收到了1万2千元的红包。对于如何处理这笔钱,刘女士开始犯难。她告诉记者,女儿不高兴每次拿到压岁钱都交给她,女儿今年刚上初中一年级,很多事情已经有自己的想法,再像以往把压岁钱完全“充公”,怕伤了孩子的自尊心,但都交给孩子又不放心,一个是安全问题,二来也怕孩子养成乱花钱的坏习惯。
调查
部分家长不再“没收”孩子压岁钱
11日,记者随机采访了15位市民,发现多数家长习惯让孩子将压岁钱“充公”,成了家中的公款。但让家长为难的是,慢慢长大的孩子大多都想要“收回”压岁钱的“使用权”。
市民王女士告诉记者说,今年她的儿子收到了7000多元压岁钱,本来她准备像往年一样帮孩子把压岁钱存起来,但遭到了儿子的坚决“反抗”:“这是我的个人财产,为什么不交给我自己管理?”对于儿子的“抗议”,王女士两口子很无奈。
不过也有部分家长不再全部“没收”孩子的压岁钱,而是开始培养孩子如何理财。
全职妈妈蔡女士说,每年春节女儿收到的红包都有七八千元。她给女儿定的原则是,可以留两成作为平时零花钱,但是要记账。如果第一年零花钱用得合理的话,第二年预留会增加。剩下的钱她会分成几份,一部分给女儿买商业保险,一部分用来买一些理财产品。
建议
给孩子建私人账户 培养正确金钱观念
家长可以在征得孩子同意的情况下,帮助孩子建立账户,由他们自己保管。
记者走访我市多家银行发现,不少银行设有“儿童账户”,对于没有身份证的儿童,只要监护人带着自己的身份证、能证明和孩子关系的户口本,就能以孩子的名义设立账户,存入孩子的“成长基金”。
不过,银行工作人员也提醒说,虽然孩子可以办理独立的账户,但设立和挂失都非常麻烦,监护人要带齐好几样证件。
巴城某银行巴中分行直销客户经理李俊梅建议,对于压岁钱比较多的,家长也可选择给孩子购买保险或者理财产品,如健康保险、教育基金等,让孩子的压岁钱保值的同时,还能帮助孩子建立理财观念,对孩子进行“财商教育”。
李俊梅称,总之,家长应鼓励孩子支配自己的压岁钱,并在支配压岁钱的同时学会打理自己的生活,并培养孝心和爱心。比如将压岁钱用于购买学习用具、书籍,或者为爸爸妈妈、其他长辈买一些礼物表达孝心,或者将压岁钱变为旅游资金,让孩子选择自己想去的旅游目的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