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巴中在线 > 新闻频道 > 社会 >正文

地面改造地下拓展 巴中市区停车要“上天入地”

时间:2015-08-28 21:49:19     作者: 87371378    来源:巴中晚报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图为建立体停车库将是缓解停车难的一个方式

图为建立体停车库将是缓解停车难的一个方式

  买车容易停车难,繁华闹市区停车更难,这似乎已经成了现在有车一族普遍的感触。记者了解到,针对市民反映强烈的巴城市区“停车难”的状况,巴中市城市管理执法局已制定一系列措施,力求破解与缓解这一现实难题。

  对策1 拓展停车空间尽可能多地新增停车位

  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副局长吴学毅介绍,巴城停车难一直是执法局关注的重点和热点,经过前期调查走访,现已拟定系列解决停车难的举措,首先就是拓展停车空间,最大限度增加停车位。

  一是对于江南老城区(西城至东城区域)车流量大、道路窄、负荷重、容易堵的路段进行改造,提升老城区主要经济圈停车容纳量。

  二是在保证城区道路美观和不影响安全的前提下,对原有不合理、旧的、配套设施不完善的社区进行改造,或对可以整治、修改的社区进行修整,最大限度增加停车位。

  三是变凸出式路沿石为平行路沿石,充分利用沿街门店前空间,规划停车位。

  四是在交通枢纽位置挤出空地,向地上和地下建设多层停车场,鼓励一些开发或物业管理公司发展生态停车场和绿地复合停车场。

  对策2 鼓励单位停车场向社会开放

  巴城停车难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在车辆停放相对集中、停车负荷量大的商场、医院、学校、综合交通枢纽等地,没有足够的对市民开放的公共停车场。

  市城管执法局建议,在城区建设停车诱导系统,逐步建成巴中城区泊车综合管理信息导向牌。在建设诱导系统的同时,整合各公共停车位、停车场的停车信息,通过公众服务信息平台、广播、移动通信和区域停车信息显示屏等途径,发布停车位信息和停车诱导信息,有效减少机动车寻找车位时产生的无效交通,提高车位利用率,从而改善停车难现象。

  鼓励单位停车场向社会开放。行政、企事业单位大院的公共建筑,可鼓励自建机械式地上车库,或贴建仓储式智能地上停车楼;对有地下室,但地下空间未被充分利用或改做他用的公共建筑,要求其作为停车库使用,并鼓励改造智能地下车库。充分利用闲置场地,科学规划,划出停车场富余停车位,用作周末或高峰时段向社会开放,并允许其可以按照公共停车场收费标准收取管理费用。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你有微信?通过微信可以学习财经知识,锻炼交易技能:关注公众号招金财富(微信ID:bwp816)财富伴您左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