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曾浴血作战,以不屈的脊梁换来抗战的胜利。如今,正值抗战胜利70周年,曾经奔赴沙场的少年郎,而今即使健在也已步入耄耋之年。据巴中市民政局统计,目前全市健在抗战老兵共31人,其中年龄最大的99岁,最小的也已82岁,平均年龄在93岁左右。
现状:健在抗战老兵31人大多生活在农村
8月12日,一条“4类抗战老兵将获补助5千元”的消息出来后,引爆网络,而关于“老兵认证”的一系列问题也引发了热议。据晚报记者了解,12日当天,便有一些老人赶到民政局。“从6月至8月,有5位老人找过我们,称他们曾参加过抗日战争,可他们均无纸面证明,旁证、佐证资料无从核实,所以接下来我们要挨家挨户对无法提供相关资料而未被认定为抗战老兵的人进行调查核实。”恩阳区民政局优抚安置科工作人员袁超说。
据市民政局统计资料,全市现健在的抗战老兵共31人,其中,80至89岁的14人,90岁及以上的老兵17人;年龄最小的82岁,最大的99岁,且大多生活在各县区偏远的农村,家庭生活条件相对困难。
优抚:抗日老战士每年生活补助9060元
“按照中央、省相关要求,巴中市开展了对抗战老战士的优待抚恤和救助工作。”市民政局优抚安置科科长赖文彬介绍,巴中市先后出台了10多个以解决在乡复员军人政治、生活待遇为主的刚性文件,提高了他们的物质生活和医疗待遇水平。
目前,巴中市对参加抗日战争的在乡复员军人和残疾军人;抗日战争时期在国民党军队服役、后在解放战争中起义投诚编入解放军序列的在乡复员军人,每人每年发放9060元补助,通过银行社会化发放。“国家每年都会提高对抗日老战士的生活补助标准,结合巴中实际,以上的标准是从去年10月1日起实施。”赖文彬称,同时,各级党委政府及部门利用节日,对抗战老战士开展走访慰问,送去关爱和温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