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陈海才(左)与曾孙
在平昌县南风乡凉树村,很多人都知道这里有位老人曾经打过鬼子。他叫陈海才,今年99岁,是我市抗战老兵中年龄最大的。虽然年事已高,但老人身体非常硬朗,精神矍铄。
随部队出川抗日 转战陕西河南多地
时间白了他的发,枯了他的脸,却消不掉陈海才脑海中的抗战记忆。
陈海才称,他1933年在平昌县响滩村参加童子团,1934年参军。“那时家里穷,我在给一个地主打工,后来招兵,我就加入了四川边防军47军李家钰部队,当时要求每一个省派一个军参加抗战,我奉命随部队出川作战,在成都南门换军装后一直徒步前行,先后到宝鸡、西安、洛阳、郑州等地作战。”虽然白寿之年,陈海才回忆起曾经的抗战经历,依然历历在目。
陈海才当年主要在陕西潼关至河北涉县地域参加对日作战,还参加了东阳关战斗。“记得清楚的是,当年在山西的一个村子,部队在行军中看到,10个日军叫村长给他们找10个‘花姑娘’,村长被逼无奈,只好听命,但又不愿看到日军的残暴行为,完成任务后当场跳井自尽。我们随即和日军进行了正面交锋,击毙了10个日军。”陈海才说,他在作战中曾右脚负伤。
东阳关战役 打完后一个班15人只剩3个
“作战时,我们装备不好,很多人战死了,剩下的人继续坚守,不退半步。我身边的战友,几小时前还跟我说话,转眼就牺牲了。”陈海才说,曾经日军的一颗炮弹下来,整个山头的草都被烧光了,士兵的衣服裤子全被烧烂。他所在班一共15人,东阳关战役打完后,只剩下3个人。
有一天,150多个日本兵来陈海才所在村子扫荡,很远的时候就被发现。“敌军走近后,我们就拿起枪,向敌军方向进攻,不一会儿,150多个敌军被我们打得片甲不留。”
如今,陈海才与儿子、儿媳住在一起。“我父亲现在身体挺好,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是看新闻,下午偶尔还打牌呢!”陈海才的儿子陈继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