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巴中在线 > 教育频道 > 教育家 >正文

浅谈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时间:2015-02-14    作者:陈天学    来源:巴中在线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基础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

  一、培养创新意识——创设情景

  创设情景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营造一种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的思维奔放,自由思考。只有在宽松、愉快氛围下的课堂,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得到充分展示。

  例如:“教室里有没有小鸟呢?”“没有。”学生有点失望地说,老师把握时机地说:“教室里没有小鸟,没关系,老师把小鸟画下来,让同学们欣赏欣赏。”这时学生的兴趣来了,都焦急地等待着“小鸟”的出现,紧接着老师把画有“在树上有5只小鸟”的图和“又飞来4只小鸟”的图贴在黑板上,让学生欣赏。教学中老师注重了情景的创设,使课堂气氛宽松、愉悦,有了这样好的课堂氛围,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会得到充分发挥。

  二、调动创新意识——利用教具

  大纲指出:“低年级学生主要通过对实物和具体模型的感知和操作,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能力。”为了使低年级学生较好地理解数学概念,掌握计算方法,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感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指导他们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掌握数学知识。

  例如:教学“8的认识”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利用8个小棒,摆出自己喜爱的图形,学生很有兴趣地摆出有趣的图形,借此机会引导学生思考:“8”这个数是由几和几合起来的?用小棒摆一摆,比一比看谁的摆法最多?这样同学们参与的积极性就非常高,积极寻找合成8的几组数,然后让学生交流、讨论摆的结果。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创新的意识,又促进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激发创新思维,培养合作精神

  “教师教,学生学”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不利于思维发展。因此,其知识更新的“内化”程度很低。特别是低段学生,学生在学习中,养成合作的习惯,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自我创新精神的形成,发挥自己的创新才能,更能够增强交流及整体竞争意识。

  例如:教学“图画应用题”时,可以让学生与同桌合作:用自己喜欢的学具摆出一些图画,让对方编应用题。学生为了表现自己,都积极参与,摆出不同的图画,编出不同的加、减法应用题。与此同时,教师可请5位男同学和3位女同学出来,让学生思考:能编出几道应用题?通过小组讨论,学生编出了:①有8个同学做游戏,其中5个是男同学,女同学有几个?②有8个同学做游戏,其中3个是女同学,男同学有几个?③有8个同学,走了5个,还剩几个?等应用题。

  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教与学得到充分展示,从而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发展,能力得到培养。

关键词阅读: 浅谈培养 学生 创新意识

你有微信?通过微信可以学习财经知识,锻炼交易技能:关注公众号招金财富(微信ID:bwp816)财富伴您左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