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赡养父母既是数千年来的道德传统,也是我国《婚姻法》规定的法定义务,像今天这起赡养纠纷中尽管做父母的在对待子女上有些不公平,尽管父母有不对的地方,但不能抵消、免除子女赡养父母的义务;诚然,做父母的也要总结教训,今后在对待子女上要一视同仁,时时处处都要体现公平公正!”这是恩阳区法院茶坝法庭在群乐乡巡回审理点公开审理张某、李某珍诉张某荣、张某贵赡养纠纷案闭庭后用法律释明和道德析理相结合的方式,延伸审判职能,进行“两堂会审”(即法律讲堂和道德讲堂),开展法制宣传的一个场景。
“周庭长,像刚才这个案子,如果我碰到应该如何搜集证据?”“现在使用手机很方便,首先要对现场拍照录像,同时通知村社干部到场,固定证据;二是在治疗过程中各种医疗票据要妥善保存……。”这是恩阳区法院渔溪法庭在渔溪镇巡回审理点公开审理一起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过程中,20多名村社干部在该镇分管政法工作副镇长何玲的组织下参加旁听庭审结束后与法官进行案件探讨一个场面。
据悉,巴中市恩阳区人民法院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在参与依法治区中有作为、敢担当、创新举措,深化矛盾纠纷预警通报机制,联合基层党政,充分运用“巡回法庭”+“法制讲座”两种普法新形式,进行“两堂会审”,选择公开审理的典型案例,在巡回审理点,以正式审判、学员旁听、法制课堂、以案说法的方式梳理与民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并着重对法律法规的运用进行解释说明,同时运用道德伦理、民情风俗进行明辨是非。
“两堂会审”从巡回审理延伸到党员干部,再辐射到普通群众,既有法律知识的广泛宣传,又有道德伦理的普遍认知,对广大人民群众摆正法与情、法与德、法与理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以前单纯的学习法律条文,死记硬背,不容易理解;通过‘两堂会审’将法律和真实案例相结合,非常容易理解,并将法律与道德相结合,更让我们懂得今后如何做人,怎样做事!”恩阳区法院推出的“两堂会审”做法深受广大干部群众的好评,为深入推进依法治区开了个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