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上午,中共巴中市委三届十次全体会议召开。会议指出,巴中市的贫困人口从2010年的87.1万人减少到了2014年底的43.0156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7.2%下降到14.2%。巴中市将以消除绝对贫困,每年减少贫困人口10万以上为核心任务。到2018年,实现县区全部摘掉“贫困帽”、699个贫困村全部“销号”、建卡贫困户越过扶贫标准线。
贫困人口4年减少44万 贫困发生率下降13%
从2010年起至2014年底,巴中市贫困人口从87.1万减少到43.0156万,减少超过44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7.2%下降到14.2%。
巴中市以“巴山新居”工程为载体,每年共投入专项扶贫资金2亿元,整合涉农资金30亿元,共建成60个中心村、1248个聚居点、1554套农村廉租房,带动5.6万人成为致富能手,催生了农村新的业态、文态、生态,使贫困群众脱贫奔康的能力显著提升。
699个贫困村脱贫任务重 深化“1+6”扶贫模式
全会指出,巴中市目前还处于整体贫困、深度贫困的阶段。2014年底,全市43.0156万贫困人口占全省人口的8.64%,贫困发生率高于全省6.5个百分点。其中,巴中市有699个贫困村共15万多贫困人口,仅占巴中市贫困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而在增收任务方面,2014年底,巴中市人均GDP为13756元,分别占全国、全省的29.6%、39.2%。
为此,巴中市将继续推进以巴山新居为突破口的“1+6”扶贫模式,坚持统筹城乡、全域扶贫、精准实施,将巴中市规划为100个片区,扎实推进产业园区、新型社区、田园景区“三区同建”,实现组团式可持续发展。
消除绝对贫困 每年减少超过10万贫困人口
巴中市将持续深化“巴山新居”工程,按照幸福美丽新村的建设要求,到2020年,实现全市新建成120个中心村、1245个聚居点,新改造农村危旧房、土坯房21.06万户,使农村聚居度达到60%以上。
巴中市将深化产业培育工程,积极培育壮大四大重点成长型工业,力争巴中市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以上。按照“巴山新居+特色农业+生态旅游”的“大农业”思路,在各县区确立支撑产业,每年新增特色产业基地10万亩以上。到2020年,巴中市建成430万亩骨干特色产业基地,使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超过200家。
按照同步全面小康和省委“5+1”的部署要求,巴中市将以消除绝对贫困,每年减少贫困人口10万以上为核心任务。到2018年底,力争实现县区全部“摘帽”、699个贫困村全部“销号”、建卡贫困户越过扶贫标准线,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