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巴中在线 > 企业频道 > 企业动态 >正文

巴中市农村及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成效明显

时间:2015-02-03 09:17:25    作者: 87371378    来源:巴中在线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加快农村及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促进金融支持农村经济主体和小微企业发展,对于推动巴中市普惠金融发展,实施连片扶贫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014年以来,人行巴中中支按照国务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及人行成都分行和市政府关于加快农村和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求,在前期试点探索和经验总结的基础上,确定了以推动农村及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为抓手,促进金融支持巴中扶贫开发和金融改革发展为目标的工作思路,强化要素保障,加强沟通协调,创新工作方法,农村及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已取得明显实效。目前已搭建起本地化的信用信息“一库两网”,入库农户信息11万户。

  紧贴市情,打造信用体系建设与金融扶贫惠农有机结合的贫困地区模式

  巴中市是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开发的重点区域。人行巴中中支紧密结合全市连片扶贫开发、农村普惠金融和农业产业化发展要求,将农村地区农户(含专业大户)信用信息征集共享与涉农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征集共享统筹考虑、整体推进,制定了《巴中市小微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方案》,提出了具体指导思想与工作目标,以“一库两网”(即“农户及小微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巴中信用信息网”和“巴中金融网”)建设为抓手,以“二户一业主”(即金融需求贫困户、巴山新居住户、非法人农村经营业主)为切入点,打造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培育良好金融生态环境。紧密结合金融扶贫惠农“十百千万”工程,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和金融服务联动工作机制,引导金融资源全面汇聚,增强农户和小微企业信用意识以及政府的扶持力度,支持有信用、有市场的小微企业、农户等经济主体融资发展,实现“服务政府、辅助银行、惠及企业、扶助三农”的工作目标。

  探索创新,构建全市统一的信用信息服务体系

  建好“一库两网”,夯实系统平台基础。人行巴中中支结合巴中实际,制定了《巴中信用信息网和巴中金融网技术方案》,成立了系统建设和软件开发工作小组,对系统方案及数据库指标反复优化,进行了“大手术”式的二次开发,立足全市连片扶贫开发、巴山新居建设等重点工程,为对接金融扶贫惠农特设了“二户一业主”特定信息指标21个,构建了全市统一的“一库两网”信用信息系统,将全市33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及所有乡镇、金融机构都接入网络,实现农户和小微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的入库更新、信息共享,促进政府资源、金融资源与管理主体、信用主体的有效对接,推进信用信息与配套政策措施的有机互动。目前,经过反复测试和不断完善,“一库两网”已全面实现系统功能并上线试运行。

  组建服务中心,成立专业化工作机构。成立了本地化、专业化的信用信息服务机构——巴中金融信用信息服务中心,在运作模式和职能定位上,中心接受人行巴中中支监督管理和业务指导,具体承办巴中“一库两网”建设,突出信用信息咨询服务、协调管理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平台等职能作用,广泛服务于各级党政部门、金融及准金融机构、中介服务机构、社会组织、经济实体及社会公众等,为巴中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奠定了专业组织保障。

  齐抓共管,完善“政府领导、人行推动、各方参与”的保障体系和共建共享机制

  强化组织保障,形成推动合力。市委政府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极为重视。市政府于2014年初印发了《巴中市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确定人行巴中中支与市发改委共同牵头制定《巴中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施规划》;并调整了巴中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目标任务、重点工作、实施步骤、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和工作保障措施,建立了工作考核督查机制和成果运用激励机制,形成了齐抓共管、分工协作的良好工作格局。

  多方联动协作,加快采集进度。为加快信用信息数据采集入库工作,全市建立了市、县(区)、乡镇、村“四级联动”工作机制,并逐级签订工作目标责任书,将采集任务分解到各个乡镇,打通了信用信息采集流程的各个“关节”。人行加强调研指导和督查督办,各方积极落实并采取激励措施,统筹推进“以评带建”,充分依托各级政府职能部门、涉农金融机构网点、村两委、专业合作社、涉农龙头企业等掌握的信息资源,采取常规办法和创新措施结合的“两条腿”走路的办法,一方面由金融机构与村两委协作,对分散农户实行“面对面”采集信息;另一方面充分借助政府部门民情信息库、扶贫“建档立卡”、企业信用信息公示,涉农金融机构营销及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业务拓展等实现批量采集,建成信用信息扩充和更新的长效、常态机制,目前已入库农户信息约11万户,占全市农户数量的12.5%左右。

  务求实效,开创信用培育与融资对接并举的共建新常态

  人行巴中中支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与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提升工程、金融扶贫惠农工程、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迅通工程等统筹推进,并与“晏阳初平民教育金融宣传志愿服务”和农村金融教育“金惠工程”联动互推,形成了金融教育、信用培育、金融扶贫惠农服务齐头并进,服务于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开发、巴山新居建设、红色生态旅游开发等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及巴中金融改革发展的新常态。巴中晏阳初金融志愿服务队积极行动,并组织各金融机构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基层网点、农村金融教育平台和其他方式,开展社会信用主题宣传,大力培育经济主体和社会公众信用意识。积极推进信用信息在政府部门管理与服务领域中的运用,同时,要求各金融机构充分利用信用信息平台,结合自身业务特点,积极探索创新金融服务与产业链融合,创新信贷业务品种,加大对小微企业和扶贫开发领域的信贷投放,实现了信用信息和信贷政策落地对接。2014年以来,通过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提升工程,对100余家小微企业进行信用培育和融资辅导对接,近130家企业与银行机构达成15亿元融资意向,8家小微企业被纳入全省直接债务融资后备企业库,多家企业通过中征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平台实现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累计达9.2亿多元。11月14日,在金融支持巴中扶贫开发工作推进会议上,与会省级金融机构与市政府签订了支持巴中全域扶贫开发战略框架协议,达成融资意向近500亿元,满足了巴中市多样化的融资需求。2014年全市各项贷款新增80.10亿元,同比增长30.23%,增速持续8个月位居全省第一。

你有微信?通过微信可以学习财经知识,锻炼交易技能:关注公众号招金财富(微信ID:bwp816)财富伴您左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