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金银花种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昨日上午9时,在新庙村卫生服务中心门口,68岁的村民李成莲正在打扫卫生服务中心路口的卫生。据了解,李成莲也是廉租房的住户,打扫卫生是村委会给她安派的公益岗位,一个月打扫8次,可领到300元的劳务费。空余时间,李成莲还从栽种金银花中得到收入,一家人的生活开支可得到维持。这只是新庙村为村民创收系列措施中的一个缩影。
新庙村村支部书记王兴中介绍,住在廉租房的村民,家庭较困难,因各种原因不能外出务工,为了保障他们的日常生活,专门为他们提供了多个公益岗位,包括居住区的卫生打扫、公路环卫、治安联防等工作。
除了提供公益岗位外,还引进企业发展金银花种植。目前,金银花的种植面积已达到1200亩,村民人均年收入从5830元提高到了7180元。
“通过城乡建设用地流转和土地整理项目有机结合,农业生产用地和农村建设用地的进一步优化,村民宅基地和灾毁耕地复垦,新庙村新增135.3亩的耕地,实现土地挂钩周转指标收入3380元。”王兴中说,“一亩金银花,每年有3000元到4000元的收入,有时候还能达到7000元到8000元的收入。村民居住条件的改善以及村上发展金银花种植,使村民脱贫奔小康并不遥远。”
■新闻延伸
巴中市已建成1554套农村廉租房
早在3年前,巴中便借鉴城市廉租房、保障房经验,在全省率先在新村聚居点按照5%-10%的比例配套建设“农村廉租房”,目前已建成1554套,配套农村公益岗位5000多个,近6000名农村特困对象实现安居乐业。